0574-87189651
邮箱
ningbosr@163.com
微信号
yongshanglishihui
构建一流企业服务体系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4-01-25 点击量:662构建一流企业服务体系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宁波积极推进“一号改革工程”,奋力争先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为宁波“争创市域样板、打造一流城市、跻身第一方阵”提供强大支撑。
10月17日下午,甬商公共服务平台举行了“周二月湖下午茶”活动,围绕如何以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营商环境的主题展开讨论。来自各企业、高校、平台二十余位专家、企业家参加了本次活动,围绕主题建言献策,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
优服务 惠企业——
“服”出优质和精准
近年来,宁波的营商环境历经数轮优化行动,成效卓著。2022年获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全国城市第5名,宁波营商环境连续四年稳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一方阵;商事登记、“双创”等改革工作多次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宁波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以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企业服务建设体系处为例,正在不断探索精准化模式,建立起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企业服务供给体系,提升企业服务效能。
谈及为宁波市打造营商环境所做的工作和举措,宁波市经信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处处长翟羽佳表示,宁波如今通过建立“一十百千”叠加“1+2+N”的企业服务体系的方式来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切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家企业从落地孵化、发展壮大到成为龙头企业会经历漫长的成长过程。而在不同发展阶段必然会存在不同需求,需要建立一套精准服务模式和问题解决机制,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工作机制、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帮助企业解决难题需要切实做到“企业需求在哪里,服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
对此,中国计量大学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虞伟表示认可,他提到要针对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建立一套企业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工作机制、政策支持和解读,并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宁波市博士联谊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建新表示目前企业发展相对较为困难,企业更希望能有针对性服务,解决共性问题和典型诉求。
对于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所面临的一系列实际困难,如何服务、如何精准服务,需要更深层和长远的思考。
强执法 严保障——
“管”出公正与公平
市场主体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载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源泉,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营商环境优秀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市场公平竞争。宁波市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推进办公室负责人张丽以自身经历为例,认为从政府行政监管部门角度来探索,如何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也是优化营商环境非常重要的一步。尤其是在如今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如何让好企业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公平公正也许是其中一个关键词。
为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国家需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努力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十四届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宁波市甬商发展研究会会长范谊同样重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他认为需要加大提供司法保障服务,满足企业所需的高效便捷公正解决纠纷司法需求,不断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有效的服务体系。
从此角度而言,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把平等保护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
聚合力 助共赢——
“创”出活力与信心
营商环境犹如一把直尺,反映着一个地区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检验着政府的行政效能和工作作风。如今宁波不断优化服务,创新突破,持续打造更优营商环境,用心用情用力把群众和企业的事情办成办好,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企业获得感显著提升。
优化营商环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单靠某一部门就可以完成的。张丽通过营造政策、市场、政务、法治和人文五大营商环境提出自己的建议。她认为可以依托企业服务平台,根据企业的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同时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宁波股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斌同样认为需要加大资源整合,可以把自身平台与中介机构、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券商结合进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去。应从企业的诉求出发,为企业搭建更多维度的合作交流平台,聚合各方力量,提供精准服务,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助力企业合作共赢。
如何更好地实现合作共赢,宁海县企业服务中心(企服通平台)常务主任傅东海以“企服通”平台为案例,介绍了平台的运营模式及特点。
据傅东海介绍,“企服通”围绕服务供需精准对接,筛选132家检测实验室、23家金融机构、19家展会供应商、30所高校、58家咨询类机构进驻企服通,实现企业“要什么给什么”。2022年共受理企业问题1.88万个,日均为企业解决51.5个问题。
除此之外,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公军还提议可以建立服务机构评价指标体系,除了评价的问题外,还应注意导向、规范和监管问题。
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是固本之举、浚源之策。而建设企业服务体系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保障,可以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