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4-87189651
邮箱
ningbosr@163.com
微信号
yongshanglishihui
非遗技艺与企业创新共融,激发甬商代传承活力
发布时间:2025-04-29 点击量:89非遗技艺与企业创新共融,
为深化企业代际传承交流,推动传统产业创新升级,4月27日上午,甬商公共服务平台在应阿姨高桥年糕非遗体验馆(宁波传统手工年糕非遗工坊)举办“薪火相传 创新未来”主题活动。活动以“非遗技艺传承+企业代际发展”为特色,通过主题分享、互动研讨与沉浸式体验,探索新生代企业家在传承与创新中的实践路径,为广大甬商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参观过程中,应阿姨高桥年糕创始人应菊翠还现场分享了手工年糕的现代化探索。“我们保留了古法工艺,但在包装、销售方式上大胆创新,比如推出真空包装、开发年糕礼盒,与三关六码头合作等,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项非遗技艺。”
现场,从浸米、磨粉到蒸制、捶打,匠人们娴熟的技艺展现了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为后续探讨企业传承与创新提供了生动案例。企业家们在亲眼看到手工年糕制作的一道道工序后,纷纷表示:“只有亲眼所见、亲手体验,才能真正领悟非遗传承的价值——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一份文化情怀的坚守。”
“年糕制作看似传统,但通过包装革新、品牌推广,我们让老手艺走进了年轻人的生活。”应菊翠现场分享道。
主题分享环节,应菊翠以父辈视角,讲述了创业初心与坚守传统技艺的艰辛历程;其女婿作为新生代代表,则分享了品牌年轻化、电商转型等创新实践,提出“用现代思维激活传统价值”的理念。两代人因“年糕”这个载体,从坚守到革新的对话,犹如一场跨越时空的接力。
两代人的分享让在场的企业家们深刻体会到:守正创新才是非遗传承的真谛。
互动交流环节,参会的宁波企业代表们围绕“传承沟通痛点”“传统技艺市场化创新”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有企业家提出“建立家族企业议事机制”的解决方案,也有代表建议“通过非遗IP开发拓宽产业链”。
一位新生代企业家在现场感慨道:“作为年轻创业者,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技艺不仅是历史的沉淀,更是创新的沃土。我们这代人要做的,就是在守正中创新,让老手艺焕发新生命。”
在非遗工坊的体验区,热气腾腾的年糕团散发着诱人的米香,企业家们挽起袖子,在应菊翠及匠人们的指导下开始亲手制作手工年糕,在揉捏、塑形中感受非遗技艺的精髓。
当雪白柔韧的年糕团终于成型,大家又兴致勃勃地开始塑形,有的揉搓成传统长条状,有的创意地捏成元宝造型,还有的用模具压出精美的吉祥花纹,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创造的喜悦。
一个又一个新鲜出炉的年糕团,包裹着雪菜笋干肉丝的清香。企业家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劳动成果。“这带着手心温度的年糕,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要香甜。”一位女企业家细细品味后动情地说。
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有人讨论着揉捏的技巧,有人交流着塑形的心得,更多人则掏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体验时刻,还有企业家打电话给家里人要带去这份亲手制作的美食。品尝着自己制作的年糕,一位二代企业家感慨道:“只有亲身参与,才能真正理解父辈的坚守,也更能体会创新传承的意义。”
这场沉浸式的非遗体验,不仅让参与者感受到了传统技艺的精妙,更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匠心传承的温度与力量。正如应菊翠所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体验,让非遗技艺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可感、可触、可传承的活态文化。”
此次非遗工坊的探访与体验,不仅让宁波企业家们领略了传统手工年糕的制作精髓,更深刻体会到“守艺”与“创新”的平衡之道,为甬商的代际传承提供了生动启示。通过非遗文化与现代商业的融合,为广大宁波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未来,甬商公共服务平台将持续推出系列主题活动,为宁波经济高质量发展汇聚“薪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