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宁波在全国率先破百。
昨日(3月11日),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结束公示,得利时泵业等21家甬企入选。
至此,宁波获评的“冠军”企业总量增至104个,不仅连续7年蝉联全国第一,而且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冠军”破百的城市。
制造业单项冠军,是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细分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
“它们是全球先进制造的第一方阵、中国制造的‘排头兵’。”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解释。
自2017年以来,工信部已累计发布八批“冠军”名单。宁波依托扎实的产业基础及蓬勃发展的“智造”动能,拿下了104个“冠军”。
海天塑机的注塑机产量占全球三分之一;德鹰精密供应着全球90%缝纫机旋梭;东方电缆成功打破海洋脐带缆57年的国际垄断……它们宛如武功高强的“扫地僧”,在全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展现着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
这些“冠军”持续发力创新。
数据显示,104个“冠军”中,超9成拥有省级及以上实验室,平均发明专利约385项。
它们通过新模式、新领域、新动能,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先行者。
伏尔肯通过引进人才团队,攻克“卡脖子”难题,成功进军高精尖陶瓷市场,已为多个“国之重器”提供关键产品。在“嫦娥五号”上,其直径500毫米的陶瓷密封环一举打破全球技术天花板。
凭借扩散膜拿下“冠军”后,激智科技开始向太阳能背板膜、隔热阻燃膜等领域延伸。
“企业既要聚焦细分领域,也要积极求变,根据市场的需求创新产品和生产方式,不断升级自己。”激智科技董事长张彦说。
“新质生产力要两手抓,一靠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增量;二靠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放大存量。”
在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褚健看来,“冠军”数量破百,让宁波制造的含金量更足,有助于引导更多优质企业加快原创性创新和天赋性创新,形成更优质的新质生产力。
据悉,以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为目标,宁波将力争在2027年实现“冠军”总量16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