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甬商
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致电

0574-87189651

邮箱
ningbosr@163.com

微信号
yongshanglishihui

或给我们留言
行业前沿
您的位置:首页 > 甬商文化 > 行业前沿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全省检察机关首个"I助理"在宁波上岗

发布时间:2025-03-03  点击量:71

“I助理”已成为检察官的“完美助理”。

  “只要我把相关材料上传系统,‘I助理’就会自动帮我生成一份审查报告,我可以直接核对生成文件,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3月1日,记者从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检察院获悉,全省首个全流程智能办案系统“I助理”在该院危险驾驶、小额盗窃等速裁案件中实现应用。这位名为“I助理”的全省首个全流程智能办案系统,是鄞州区检察院开发的DeepSeek速裁类刑事案件办理应用场景。

  1

  5分钟实现“一键生成”

  传统办案模式下,检察官需手动完成卷宗审查、文书撰写、量刑建议等多项工作,单案耗时约90分钟到6小时不等。

  “我们其实早就在尝试利用AI来帮助检察官进行一些基础的工作,不过现有办案辅助AI功能较为单一,且多遵循‘一问一答’的操作模式,需要使用者多次上传文件、推进流程。”鄞州区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一部副主任周虹介绍。

  去年6月,鄞州检察院就探索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网络平台类案件的案件办案中,并在浙江省检察院举办的全省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创新应用竞赛中荣获三等奖。同年11月该院开始部署用AI进行辅助办案。今年春节过后,开始基于工作网部署的DeepSeek模型推出“I助理”。

  在“I助理”运行后,鄞州检察院创新实现了从案件受理到文书生成的全程自动化。仅需一次选择载入全案卷宗,便可自动生成审查报告、起诉书等文书,并完成案卡回填等全流程操作。目前,“I助理”已试点应用于危险驾驶、小额盗窃等部分速裁类刑事案件办理场景。

  “具备完整的保密性,不存在信息泄露的情况。”周虹说,“我们都说‘I助理’是一名货真价实的优秀检察官助理。应用以来,该类案件审查工作平均时长由90分钟压缩至10分钟,日均达50件,司法人力资源得到极大释放。”

  2

  成为检察官的“完美助理”

  “I助理”并非千篇一律的“工具人”,其最大亮点在于个性化适配。

  值得一提的是,“I助理”具备专属模式定制功能,它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对应检察官的历史办案数据来识别掌握其个人审查习惯、表达方式及流程偏好,并经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解析生成属于特定检察官的专属办案模式,成为检察官心中的“完美助理”。

  经测试,系统生成的文书与检察官最终版本的相似度最高可达95%。

  在最近一起危险驾驶案中,“I助理”分析生成的量刑情节,与检察官最终审查意见完全一致。“要不是亲眼看着它在工作,我都快分不清这案子到底是‘I助理’办的,还是我助理办的了。”周虹笑称。

  目前,入驻“速裁工作室”的2位检察官的“I助理”均已完成专属定制,下一步还将通过“检察思维”的循环学习探索构建案件要素权重矩阵,不断优化升级办案模式。

  3

  智能校验,避免“同案不同判”

  针对“同案不同判”难题,“I助理”探索构建了三维智能校验体系。

  以试点的危险驾驶罪、盗窃罪案件为例,目前“I助理”已将对应案件拆解记录为25个量刑要素节点。当检察官提交案件量刑建议时,系统立即围绕上述节点启动三重智能校验。

  实践验证显示,在已试运行处理的31件案件中,系统通过预警机制纠正2处量刑偏差,提出的类案参考意见被采纳率达100%,更好助力了自由裁量权的规范行使与司法公正的有机统一。

  目前,“I助理”已在速裁工作室完成首批检察官专属模式适配。下一步将重点攻关更复杂案件场景,探索电子证据链智能分析等功能。

  “AI是解放司法生产力的利器,而非替代司法判断的主体。”周虹强调,“I助理”始终以辅助检察官为核心目标,“我们检察官仍是第一负责人,需要不断进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法律监督与人文关怀中,实现与‘I助理’的完美契合。”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Responsive image

版权所有 宁波市甬商发展研究会 2021 all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xml地图
浙ICP备2021032354号
技术支持:荣胜网络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月湖景区芳草洲甬商文化园
电话:0574-87189651 87189652
传真:0574-87317946
邮箱:ningbosr@163.com

Responsive image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