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甬商
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致电

0574-87189651

邮箱
ningbosr@163.com

微信号
yongshanglishihui

或给我们留言
行业前沿
您的位置:首页 > 甬商文化 > 行业前沿

甬商|8848.86米!甬商江安林荣登珠峰

发布时间:2023-05-22  点击量:646

       2023年5月15日北京时间上午11时15分,珠峰之巅上宁波人江安林冲顶成功。他说:站在珠峰顶上的感觉,从恐惧到平静,更多的是感慨,终于圆梦了!

       1960年5月25日,中国人首次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自此之后,勇者攀登珠峰的脚步从未停止。据了解,江安林是第一位登上珠峰的象山人,成为宁波登顶珠峰的第四人。其他宁波人分别是,2010年5月17日上午9时31分,宁波人方平成功登上珠峰之巅,他是宁波市成功登顶珠峰的第一人;2011年5月20日,宁波李惠利医院医生李宏登顶珠峰;2019年5月23日,李焕尧成功登顶。
       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对于探险者来说,是挑战生命极限的象征,冲顶珠峰也一向都是登山爱好者的“终极梦想”。
       能成功登上珠峰的人,很多人都会认为是专业的登山运动员,但事实上,今年54岁的江安林从事装饰广告工程工作,只是一名热爱运动的普通人。同时,他也是武汉市宁波商会执行会长,优秀的象山籍乡贤。江安林喜欢自驾游,去过很多如:罗布泊无人区、西藏可可西里无人区等环境危险恶劣的地区。当问到是什么吸引了他去这些地方时,他的回答是:“人生就像旅途,意义在于旅途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在小小的心里种下大大的梦想 
       2018年,江安林陪同朋友去登顶珠峰,当时的他虽然只拉练至海拔6千9百米,但在次过程中,他感觉自己体能还不错,对登顶珠峰的向往,让他在心里默默许下一个心愿,将来的某天,自己也要站上地球之巅。
       “对我想要攀登珠峰这件事,我老婆和儿子给予我很大的支持。”至此以后,江安林开始计划攀登珠峰,首先要从积累经验开始。江安林每年都给自己制定各项攀登计划,哈巴雪山、四川雪宝顶、慕士塔格……从4000米到5000米,从6000米到7000米,江安林在应对各种不同的高山状况中积累了丰富的攀登经验。每周三次的跑步、爬山训练,于他更是家常便饭。正是有这样充分的前期准备,江安林才得以在这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中更加有把握。
在艰险的道路后爬上高高的山巅 
       2023年4月19日,江安林从武汉出发飞往尼泊尔的加德满都,稍作休整后,在确保自己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他作为队长,带领着“十四座2023珠峰南坡登山队”开始登峰之旅。一行人21日从加德满都出发,徒步7天,28日到达珠峰南坡大本营5300米,开始了高海拔适应训练,攀登、训练、宿营,全力适应和调整心态,备战珠峰。5月7日,江安林和队友向珠峰发起冲击,一路上,他随时关注队友们的情况。1号营地6100米,紧接着2号营地6500米,江安林一边调整适应海拔高度,一边静等珠峰窗口期。“登珠峰路上的每一秒,都是在与死神作搏斗,登顶的目的就是为了安全回家。”江安林向记者述说登顶珠峰的凶险,语气却格外平静。
       高山上遍布积雪和冰川,道路艰险难行,气候瞬息万变,在攀登过程中,身边是深不见底的冰谷,危险真实而残酷地呈现在面前,江安林说内心也有波动,但在当时唯一能控制的便是抓住保护锁链,让自己的步伐更加稳健,为了时时牵挂的亲人保护好自己。
       挑战极限,不仅需要强健的体力和耐力,更需要过人的心智。5月13日,江安林到达3号营地海拔7300米,5月14日下午到达4号营地海拔7950米,北京时间晚上10点开始冲顶,一步步往海拔更高的地方攀登,全程历经13个小时,5月15日上午北京时间11点15分,江安林到达世界高峰珠穆朗穆峰8848.86米。
登顶后在想什么?“圆梦” ! 
       “周围很安静,我当时在珠峰顶上静静的坐了10分钟。”江安林说,登顶之后,一开始的情绪不是喜悦,而是恐惧,他一度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能站在世界之巅,终于圆梦了。随着心情慢慢平静下来,涌入他脑海里的是:不惧怕死亡,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头脑清醒。
       站在峰顶,圆梦后的狂喜仅短短几分钟,随之而来的是要重复安全下撤的种种事项。“往回下撤也是一次挑战,也很难。”江安林说,下撤的时候要保持40%的体能,在这一路上,他甚至还看到被冰雪掩盖的遇难登山者遗体。所幸,当天一行人下撤回2号营地,江安林和队友们全都平安返回大本营。
甬商回归,任重道远 
       江安林是武汉市宁波商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武汉宁波经济建设促进会理事。对于武汉市宁波商会秘书长江安林来说,频繁往返于宁波、武汉之间已是家常便饭,一方面是忙于公司与宁波的项目合作洽谈,另一方面则是作为商会秘书长,他还在积极为两地政府与企业的合作“牵线搭桥”。
       在江安林看来,宁波与武汉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特大城市,武汉拥有超过100万名大学生,对于高校资源相对不足的宁波而言能形成优势互补;同时,宁波与武汉均为制造业大市,特别是在能源化工、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合作前景广阔。更重要的是,宁波的营商环境和政策配套,有极大的吸引力。
 

 

Responsive image

版权所有 宁波市甬商发展研究会 2021 all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xml地图
浙ICP备2021032354号
技术支持:荣胜网络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月湖景区芳草洲甬商文化园
电话:0574-87189651 87189652
传真:0574-87317946
邮箱:ningbosr@163.com

Responsive image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