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甬商
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致电

0574-87189651

邮箱
ningbosr@163.com

微信号
yongshanglishihui

或给我们留言
甬商代表
您的位置:首页 > 甬商文化 > 甬商代表

杨发彬

发布时间:2025-07-24  点击量:4

 

/徐本梁

1994年元宵节后的一天,宁波海岳春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发彬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这是他俩第一次出远门,多多少少带着几分留恋。“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中描绘的气势磅礴的崇山峻岭,正是他们的家乡。

 

走南闯北,只为谋一份生计

此行何去?杨发彬没有细细想过,他的目的很简单,就两个字:谋生。家乡实在太穷了,沿海地区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一幢幢楼房如雨后春笋,大大小小的企业星罗棋布,而他们的老家却还在为吃饱饭而发愁。二十刚出头的他没有想得太多,只想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现状,至少得解决温饱。

目标这么起码而实际,目的地也就没有太多的限制,走到哪算哪。结果,河南成为杨发彬离开家乡后的第一站,平顶山煤矿挖煤成了他的第一份工作。

挖煤的辛苦程度众所周知,无需赘述。那砖瓦厂做砖呢?采石场采石呢?谁能说得清哪行比哪行轻松一点?哪行比哪行安全一点?杨发彬事业的起步似乎注定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天活干下来,晚上躺在床上,累得手脚都懒得动一下,可脑子却是异常的活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那些无师自通的励志话,火花般从脑海里蹦出来,好歹也是一种自我激励,一种精神支撑。

但是青年人毕竟是有梦想的,总不愿意一直挖煤、采石、烧砖瓦。一位老乡告诉他,黑龙江农村有安装自来水管道的活,技术性不强,却能挣点钱。杨发彬听了二话没说,就搭上火车去了东北。

在东北安装自来水管道,为防严寒,至少得埋在地下3米多,这样一天下来,挖土量可想而知。若是碰到初春时节,冻土还未全部融化,工程更是难上加难。就和凿石头一样。一段时间下来,杨发彬“不安分”了,倒不是怕苦怕累,而是看着别人承包工程赚大头,自己累死累活只赚点饭钱,有点不甘心了。这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跃跃欲试,也想找个小工程,当一回承包商。但是到哪里去找工程呢?“那时也真是有点傻,只知道去人多的地方找。”多年后杨发彬回忆起这事,憨厚地笑着说,“于是我就去小县城里的火车站,拉住候车的客人一个一个地问,问你们那边要不要安装自来水?有些人真的是被我问得莫名其妙。”

真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瞎打瞎撞还真接到了一个项目,一家农场的连队正好要安装自来水,看杨发彬人实在,就把活包给了他。其实此时杨发彬的心里可以用“患得患失”来形容,包不到工程时怕包不到,包到了又怕做不好,毕竟以前只是简单的干干活,好多环节从来没有经历过。可年轻人有的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气,杨发彬边干边学,忙了两个月,总算把工程完成了。仔细一算,除去所有人的吃、住费用和工资,倒还真赚了2000多元钱,也算是首战告捷了。

第一次承包工程的成功,它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赚了2000多元钱,而是开拓了一个年轻人的思路,为他注入了创业路上的勇气,积累了具体操作上的经验。在杨发彬漫长的创业路上,黑龙江承包自来水安装工程仅此一次,以后再也没有接到这活。但是,就是这小小的第一步,在年轻的杨发彬心里,埋下了一颗雄心勃勃的种子,哪怕一时半会不发芽,但种子始终在心里。

好事没有成双,杨发彬还得继续四处找活干。接下来的日子,他天南地北上山下海,只要有活无处不去。多年后,回顾半生经历时,自己也不禁楞了一下:全国所有省市,只有西藏和甘肃没有去过,其他地方竟然都或短或长的为谋生而逗留过。

 

宁波,人生的港湾,事业的起点

1998年,杨发彬终于结束了四处漂泊的日子,像一只鸟找到了一棵可以棲栖的大树,他来到了后来成为第二故乡的宁波。宁波高速发展的经济,给了他一个个轻易找到工作的机会,但杨发彬却不肯安于现状,因为有过黑龙江那一次包工程的经历,心里总是有一种莫名的萌动。

一边在工厂打工,一天赚几元钱的工资养家糊口,一边却在关注着什么活能挣更多的钱。一天,有朋友跟他说起建筑工地焊接钢筋的活,马上令他怦然心动。此时正是宁波城市建设的高潮,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幢楼得用多少钢筋啊?杨发彬不信自己不能在这中间分一杯羹。

果然,在跑了无数个工地之后,杨发彬接到了第一笔业务。但是对方要求做几根检测样品出来,若是质量合格,这个项目就让他干。杨发彬对电渣压力焊的操作不是特别有把握,就想请一位精于此道的老乡帮忙。没想到老乡怕抢了他的饭碗,临时借故不来了。无奈之下,自己抱着试试的态度,心中没有一点把握,一边琢磨一边干,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从下午六点到第二天早上二点。最终将样品做出来了,没想到还一次性通过了质量检查。

这次承包的成功,给了杨发彬满满的自信,但同时也看到了欠缺和不足。他作出了一个与今后事业密切相关的重要决定——读书深造。自1992年高中毕业后,相隔多年他再次拿起教科书,进入郑州理工专修学院建筑工程系学习。

等到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技术取代电渣压力焊时,杨发彬已经成竹在胸了。很快,又接到了一个项目。他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自有一番全新的认识。不久,工程顺利完成,他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不同的物质基础,决定不同的理想和目标。不怕笑话,我当时的目标就是赚钱,就是想让家人改变物质生活。”多年后,杨发彬坦率地这么说。

当然,杨发彬不会满足于这样的小打小闹。为了把业务做大,他动足了脑筋。关注建筑行业里最新的动向,了解最新的工艺,还寻找少有人做的冷门生意。有一项业内叫“植筋”的工艺,就是在混凝土、墙体岩石等基材上钻孔,然后注入高强植筋胶,再插入钢筋或型材,胶固化后将钢筋与基材粘接为一体,以达到建筑结构抗震加固的目的。这活单价便宜,因此做的人不多。杨发彬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心里暗暗高兴,他老家有句话,叫“小不可多算”,意思是别看它小,加起来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了。果然,建一幢楼,要植入的钢筋难以计数,这业务量也就不可小觑了。

为了把业务做大,杨发彬也历尽了辛苦。他还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盛夏里的一天,他在广州办完事,一清早乘6:20的飞机回宁波;飞机还没起飞,电话打来武汉有事要他去。无奈人已经上了飞机,想下也下不来,只能先到宁波;人不出机场,马上换机去武汉;没想到事没办完,上海来电,又从武汉赶到上海;直到晚上,所有事情处理完毕,再回到宁波已是半夜。屈指一算,一天之内,竟然转了四个城市,鞍马劳顿,可想而知。

如此的劳心又劳身,业务做大自在情理之中。2012年开始,杨发彬先后创办了天发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宁波绣材商贸有限公司、宁波海岳春酒业有限公司、浙江巨发进出口有限公司、秘鲁皇家矿业公司。经过努力,工程遍布全国各地。但是,这只是杨发彬人生的第一个目标,他还有埋在心里多年的夙愿——“达则兼济天下”。

 

兼济天下,一腔热情赤子心

在广元老家,不乏家境贫困的学生,杨发彬通过学校,联系了好几个,为他们承担学费,平时遇到生活上的困难,也有求必应。“我读书的时候,也缺吃少穿,父母为筹措学费而费尽心计的情境,至今还记忆犹新。当时就有一个愿望:等我有钱了,一定要帮助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学生。现在自己经济条件好了,是实现愿望的时候了,不能眼看着这些孩子因为家庭不堪重负而面临辍学。”杨发彬说得非常实在。

学生小张,读书成绩不错,但家庭经济困难。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有颠痫病,时不时要发作。再婚后,全家的经济来源全靠继父外出打工,生活十分拮据,小张的书学费也不能保证。杨发彬资助小张很多年了,一心想把她培养到大学毕业。但小姑娘太懂事了,一来不想让杨发彬多承担,二来想早点毕业工作,帮家里减轻压力,报考了技校。说起这事,杨发彬既遗憾又无奈,但是又因小张懂事而感到欣慰。

2012年,杨发彬开始参与广元驻宁波办事处事务,第二年,改为广元驻宁波农民工工作站,杨发彬担任站长;2018年,广元宁波商会成立,他又担任商会会长。生意之外身居多职,为在宁波的8万广元人尽心尽责四处奔波,法律咨询、事故处理、追讨工资、扶贫帮困,无所不包,事必躬亲。

一位老乡来宁波后,在一家物业公司工作。一天,听从安排去给长得过高的树剪枝,不幸从高处摔了下来,经抢救无效去世了。公司老板一看出大事了,赶快躲到国外去了,具体经办的人只答应赔偿20万元。杨发彬知道这位老乡家庭经济本来就比较紧张,这下突然失去了主要劳动力,今后困难可想而知。他四处奔走,找律师咨询,找劳动部门查阅相关文件,找对方协商,最后,为这户家庭争取来70万元的赔偿。这位老乡的家属看到今天生活有了保障,情绪稳定了不少。处理好所有事务后,特地送来一面锦旗,上写“为民办事关怀备至,为民解忧情深似海”。还注明是“赠宁波市广元商会杨发彬会长”。

在北仑打工的老乡谭女士,遭遇车祸,伤势严重。杨发彬得知消息后,放下手中的工作,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看着生命垂危的伤员,他跟家属商量,尽快送到宁波,去医疗水平更高的医院抢救。杨发彬又四处奔走,终于为伤员争取到了更多的赔偿。谭女士伤好后,感激之情难以言表,让家属送来两面锦旗,一面上写“扶贫帮困,情暖民心”,送给广元商会;另一面送给杨发彬个人,上写“爱心见真情,帮扶胜亲人”。

在温州务工的一位老乡,下班途中突遇煤气管道爆炸,烧伤面积达80%。杨发彬驱车赶到温州,并发动捐款。

苍溪老乡陈女士,下班途中遇车祸,情况危急。杨发彬立即赶到医院。情况稳定后,着手解决赔偿事宜,直至得到圆满解决。

……

这样的事情,杨发彬已经记不起有多少次了。热心,慷慨,无私,担当,无数的付出,换得大家的信任和尊重。在广元老乡中,无论年长年少,都爱叫杨发彬为“杨大哥”,确实,在8万在甬广元人的心中,商会就是娘家,杨发彬就是他们的“带头大哥”。

但是杨发彬心里明白,作为广元市苍溪县政协委员,自己的职责不仅仅限于事故处理、权益维护,他要在更高的层面、更广的维度上带动家乡的发展。

老家广元,自古就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说。近年来,虽说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从宁波到广元还不是很方便。坐汽车票价贵,时间长,且不舒适;坐高铁不能直接到达,必须或到上海、或到成都、或到郑州转车,很不方便。杨发彬利用自己政协委员的身份,多次呼吁,广元市政府跟铁道部门再三沟通,终于有了结果,现在去广元,可乘坐宁波到成都的车,中途就停靠广元站。

“既然当了广元宁波商会会长,就有责任带领家乡老百姓致富,促进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杨发彬说,这些年来,通过办事处和商会来宁波工作的广元老乡,数以万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在宁波安居乐业,有的还担任了所在单位的领导管理人员。

商会里的很多会员,来宁波多年,不但学到先进的经营理念,还接受了新颖的思想观念,这对帮助广元老家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今年3月15日,抱着反哺家乡的目的,为助力招商引资,促销当地特产,他带着10多名广元宁波商会的会员和宁波的企业家,去广元考察,对广元智汇谷工业园区作进一步了解,并与广元农业局、供销社、生产厂家对接,深入了解当地特产的生产、销售情况,寻找合作机遇。

杨发彬对拥有的种种荣誉称号淡然处之,却独独爱听老乡叫他一声“大哥”。这一声“大哥”,充满信任,充满真情,充满家人般的亲切。尽管杨发彬的事业有了新的拓展,他的视野已经扩展到世界范围,往往为此而忙得马不停蹄。但是,为了乡亲们这份真挚的感情,杨发彬这个“带头大哥”注定还要当下去。“接下来准备组织各地宁波商会会长,牵线家乡与第二故乡,对接人力资源,带领更多的人走上奔小康之路。”正值年富力强的杨发彬,为家乡、为乡亲,总有做不完的事。

 

                    已经企业与本人审稿

   确认人:杨发彬

              确认时间:2021年6月13日

                    企业盖章:宁波海岳春酒业有限公司

Responsive image

版权所有 宁波市甬商发展研究会 2021 all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xml地图
浙ICP备2021032354号
技术支持:荣胜网络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月湖景区芳草洲甬商文化园
电话:0574-87189651 87189652
传真:0574-87317946
邮箱:ningbosr@163.com

Responsive image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