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4-87189651
邮箱
ningbosr@163.com
微信号
yongshanglishihui
徐亚芬
发布时间:2025-07-29 点击量:0
文/张卫
在中国,白手起家探索教育改革之路有多难?这条路徐亚芬和她的团队走了28年。28年前,从驾驶培训学校开始,徐亚芬一步一步地实现着自己的梦想,在浙江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上,她和她的团队独占了两个“第一”。全国第一个承担国立高校改制重任,成立了浙江万里学院;创办中国第一家具有独立校园、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她以坚毅之躯扛起万千学子的未来。“徐妈妈”当之无愧。
万里的教育梦,也是我的中国梦
徐亚芬,出生于1957年2月,并于198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徐亚芬在宁波机械中专学校担任主持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当时学校没有钱修理食堂堵塞的下水道,学生要穿着雨鞋去吃饭,学生连一周一次的热水澡也洗不上,但学校人浮于事,吃大锅饭的现象比比皆是。当时徐亚芬通过三个月的调研在职工大会上提出了对学校要进行改革的设想。三天后,分管教育的机械厅黄厅长找徐亚芬谈话说:“你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我也是校长出身,我深知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如果按你的设想搞改革,可能你家的玻璃窗都会被人家砸了。”但徐亚芬改革决心已定,她对黄厅长说:“如果不让学校搞改革,我自己去办学校,成功了归国家所有,亏了由我个人承担。”当时在机械学校任中层干部的应雄非常赞同徐亚芬的想法,坚定不移地和她一起走上了艰辛的办学之路。
徐亚芬和应雄拿出自己家的积蓄买下了四套职工住宅,换来了1000平方米的校舍,开办了经贸培训班,并在集中考试时获取了优异成绩。
办学需要积累更多的资金,徐亚芬想到了创办汽车驾驶培训学校。他们承租了庄桥机场旁的一个废弃养鸡场为了节省开支,徐亚芬和应雄每天忙完培训学校的工作后,还要骑一个半小时自行车到庄桥机场与农民工一起做小工,由于太过劳累,徐亚芬经常在工地上晕倒。每次晕倒后,二个农民工就会把她抬到附近的卫生院挂盐水,有一次徐亚芬在病床上醒来时,听到病床旁有两个护士在议论,这个女人真可怜,为了挣钱不要命的干活。徐亚芬从来不分辩什么,只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创业决心。由于万里驾校管理严格,学校以高合格率得到社会青睐,就这样让万里赚到了第一桶金。
1993年,中国第一家全民事业制教育集团——浙江万里教育集团成立,同时着手筹建幼儿园、小学、中学和高中,并在1995年9月1日准时开学。学校对学生管理非常严格,倡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难题自己解,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是学校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市长孩子,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下岗职工,还是百万富翁,学生的吃穿住用全部一样,学校不设小卖部,学生也不能带零食到学校,家长更不能用私家车到学校接送,双休日回家不能带作业,但学生要将孝心呈现在父母长辈面前,比如为爸爸妈妈洗洗脚,给外公外婆剥香蕉,为爷爷奶奶捶捶背。开始学生将到家后干家务、呈孝心作为作业,但是后来慢慢养成了习惯,成了万里学子为人处事的一部分。
徐亚芬和她的团队创办基础教育后,深深感到中国学生太不容易了,当时的高考录取率只有8%,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这让大部分学生在他们还未成年之前就纷纷落水,成为淘汰者。徐亚芬心中萌发了办高等教育的想法。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在全体万里人的努力下,1999年中国第一家改制高校在宁波成立,更名为浙江万里学院,这种全新体制、独特模式在全国广泛推广,连万里学院红墙白顶的建筑风格都被大家纷纷效仿。
2002年1月,浙江万里学院成功升格为本科学院。此时徐亚芬的教育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我愿做一名“农夫”,浇灌育人的沃土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必须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框架,遵循WTO运行规则。徐亚芬一直在思索着这个问题,经济要发展,教育必须要前行,我们必须要抓紧时间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有中国情怀,既懂得国际运行规则又了解中国国情的复合型人才,但在当时的中国大学中,有很多教师自己都没有国际运行规则的概念,很难系统化培养能迅速融入到国际大环境中的人才。
经过深入调研及全方位论证,徐亚芬认为最可行的方式是将世界百强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中国本土,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园的中外合作大学。
2002年初,徐亚芬开始收集中外合作项目的有关资料,找了许多专业人士探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园的中外合作大学的可能性。
2003年1月5日,浙江省委领导来浙江万里学院考察,徐亚芬向他们汇报了办中外合作大学的想法,得到了领导们的高度肯定,并表态省委省政府一定会给予大力支持。
省领导的鼓励给了徐亚芬和她的团队极大的勇气,当天他们马上赶往上海去找万里学院的顾问杨福家。杨福家院士当时任全球排名56位的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她非常希望通过杨校长的关系将英国诺丁汉大学引入宁波。徐亚芬把万里想引进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望向杨校长进行了阐述,杨校长听了以后深有感触,表示很愿意牵线搭桥。
经过杨福家院士的介绍,2003年1月12日,万里教育集团向英国诺丁汉大学发出邀请,表示了合作办学的意向。
2003年3月1日,英国诺丁汉大学执行校长柯林•坎贝尔爵士一行,来甬就合作办学事宜进行实质性谈判。
徐亚芬陪着柯林校长一行来到了万里学院,参观了一个个教育生活的场所,并作了详细的介绍。柯林校长被徐亚芬的解说深深地打动,他由衷的说:“你们的学校处处渗透着以生为本的理念,这与我们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理念很相似啊。”
参观后在会议室就坐,被称为“中国通”的柯林校长问了徐亚芬一个让他最疑惑的问题:“中国教育部允许并鼓励开展中外合作课程项目,为什么你们要创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园的中外合作大学?”徐亚芬答道:“课程合作的模式让学生感受不到合作院校的教育精髓,大多数的合作项目都是对方院校派来四五位外籍教师,毕业时发两个大学的文凭,而收费大大提高,但实际教育的内容不到合作院校本部的10%,真可谓有其名而无其实啊!如果我们将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教学方式及质量评估体系原汁原味的引入中国,让中国的学生不出国门也能享受到世界一流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尽管要实施这一系列过程非常难,但意义重大,这对提升中英关系及让中英双方的学生了解彼此国家的文化将是一个非常好的窗口。”
柯林校长非常认同徐亚芬的说法,在中国创办的诺丁汉大学就读的学生可能比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学习还要国际化,因为学生学习的教材来自于英国,教师的聘用也按英国标准执行,学校的教学模式完全能够让学生融入国际大环境,但他们又在中国读书,英国诺丁汉大学及全球招聘的教师居住在中国,同样会融入中国本土元素,这样能使身在中国的学生既具有国际视野,又完全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非常好的在本土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一条新途径。所以他认为两家合作的基础非常好,就他本人而言,已经被深深地打动,他表示回去以后会马上进入程序讨论,并相信他所有的同事也会像他一样对万里的合作充满信心。
2003年3月1日,中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园的中外合作大学的意向协议签订,2004年9月1日,宁波诺丁汉大学迎来了第一批学生。
宁波诺丁汉大学的成功创办,入选了教育部编撰的《奠基中国---- 新中国教育60年》的60件大事之一。
为了表达对徐亚芬的敬意,2017年9月,英国诺丁汉大学将一幢综合楼命名为“徐亚芬楼”,这也是英国诺丁汉大学建校130余年来首栋以华人女性命名的建筑。
我比任何人都幸福,因为我有12万个孩子
热爱和责任,支撑着徐亚芬和她的团队走过了近三十年的教育路,创办了两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学,敢为人先的她为中国教育改革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创业28年,徐亚芬和她的团队已将50多亿资产都登记为国有资产,保持了办学的公益性。
万里的学生都爱亲切的称呼徐亚芬为“徐妈妈”,因为她与学生交流时真的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妈妈,这个崇高的词汇用在徐亚芬身上再恰当不过,她对学生的那份关爱丝毫都不逊色于一位母亲对孩子的关心。
每年的毕业典礼,徐亚芬无论多忙她总是抽出时间亲临现场,和蔼地叮嘱每一位即将踏上征途的学生,为毕业生整理好学士服,扶正学士服领结与帽子,亲切询问学生寻找工作的进展,不断给予学生鼓励和鞭策,正如一个母亲在孩子即将上班开始人生新一段生活时给予的嘉奖与鼓舞一样,温馨又动容。
徐亚芬还十分注重对孩子们责任心和孝心的培养,徐亚芬从创办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求万里每位学生学会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从孝敬父母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不让父母操心。
万里的学子们没有辜负徐亚芬的期望,非常多优秀学生的出色表现成为她快乐的源泉。
已经企业与本人审稿
确认人:
确认时间:
企业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