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4-87189651
邮箱
ningbosr@163.com
微信号
yongshanglishihui
薛惊理
发布时间:2025-07-24 点击量:2
文/徐本梁
你也许没有听说过一家叫“康赛妮”的企业,你也许不知道它的产品是什么。但是,如果你有机会去一些世界著名的时尚之都,米兰,法兰克福,佛罗伦萨,在这些城市的机场里,你就会发现,在Armani(阿玛尼)、LouisVuitton(路易威登)、Hermes(爱玛仕)等众多奢侈品的广告丛中,用中文书写的“康赛妮”大幅广告格外引人注目。如果你对这家“墙里开花墙外香”的企业觉得好奇,那就请听听康赛妮和它的创始人的故事。
眼光独到,两次闯过急流险滩
2000年,薛惊理结束了在香港的工作,回到了宁波。跟很多年轻人一样,26岁的薛惊理也是豪情万丈,选择了自主创业的道路。他以与众不同的眼光,独独看准了不被人看好的纺织行业。彼时,由于国有企业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纺织行业出现了减产压锭、下岗分流的局面,一时间,被贴上了“夕阳产业”的标签。而薛惊理决定介入这个行业的理由,一是在香港的几年里,接触了一些宁波帮人士,发现许多著名港商都从事纺织业,而且赢得了骄人的业绩;二是他把复杂的问题作简单的思考,认为人可以不用手机,不用电脑,但总不能不穿衣服。要穿衣服,就离不开纺织。
不过,薛惊理要做的纺织,却是与众不同。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把传统的毛纺业做出新意,为创出中国奢侈品品牌而努力。“我在香港看到奢侈品市场相当兴旺,而且它的附加值非常的高。我当时就有一个想法,要打造中国自己的奢侈品。虽然一时没有做奢侈品的条件,但是可以做奢侈品的原料啊。”薛惊理说,就这样,他最终选择了以优质山羊绒为原料,生产高档纱线,主攻高端市场,坚持做精品、做名牌。
2001年“五一”,康赛妮正式开始生产羊绒纱线。正当供、产、销全面进入正常轨道时,却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风浪。2002年11月,广东首次发现非典病人,到了2003年3月,病情在全国扩散,企业的销售受到了严重影响。原本供应外商的货,被纷纷退单。薛惊理参加广交会回来,根据规定得采取隔离。这下更不得了,外商得知这消息,传得飞飞扬扬,甚至以讹传讹,好像薛惊理也染上非典似的,不但货不要了,有的还一时中断了联系。
突如其来的变故,带给薛惊理的是巨大的压力。一边是仓库里满满的货无法卖出,一边是该支出的费用一分也不能省,资金周转自然就发生了困难。面对困局,薛惊理以同龄人少有的冷静和果敢,毅然决定卖出一部分股份,换回一笔资金,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企业的困难暂时渡过,薛惊理像是闯过了一片激流险滩,稍稍松了一口气。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好消息跟坏消息来得一样突然。6月20日,随着北京小汤山医院最后18名病人出院,一场如暴风雨般来势汹汹的非典戛然而止,雨过天晴,一切恢复正常。这戏剧性的变化,让许多外商目瞪口呆,待到反应过来,马上纷纷下单,有的甚至还增加订单,企业重新呈现勃勃生机。这一年,经历大起大伏的康赛妮,居然还奇迹般的赢利8000万元。而对于不到三十岁的薛惊理来说,收获的不仅仅是利润,更是第一次面对风浪的经历和应对危机的经验积累。
2004年,康赛妮开始兴建二期工程。2007年二期工程投产。没想到第二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并影响全世界。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经历,薛惊理处变不惊,更能冷静面对。他客观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认为困难只是暂时,走出低谷是迟早的事,眼前的萧条,也许正是个机会。于是,当原料供应商纷纷低价出售羊绒时,康赛妮大量收购。并且抄底收购了一家纺织企业和一家配套染色企业,使公司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没多久,国家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经济快速复苏,原料价格与最低谷时相比,竟然上涨了一倍多,康赛妮赚了个盆满钵满。薛惊理事后总结说:“第一次渡过难关反赚一笔,最多只能算是应对得当,带有很大的被动性。而第二次却有抓住机会主动出击的因素。这两次风浪,不但令我终身难忘,也为我以后的决策带来了借鉴。”
全力以赴,为了一根“绿色”的毛纱
康赛妮的产品,是与消费者肌肤零距离接触的羊绒毛纱。别说行业、客户对环保的要求特别严格,就是薛惊理自己,作为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出发,也不敢丝毫马虎。可以说,为了生产一根“绿色”的毛纱,从2000年办企业伊始到如今,薛惊理一刻也不曾松懈过。
为从源头把控质量,康赛妮优先选用从圈舍饲养的绒山羊上抓取的羊绒。并且要求去脂、去油,做到原料绿色进厂,严格把关,一丝不苟。一次,一位供应商提供的原料不符合要求,但愿意每吨降价2万元。“那时正是我们建厂房、买设备急需资金之时,每吨便宜2万元,一车就能便宜30万元。”薛惊理说,但静下来仔细想想,产品不符合环保要求,久而久之就会被客户被市场所摈弃,如果到了这一步,要厂房、设备又有何用?最终这批货被毅然退了回去。
众所周知,染色加工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环保要求更加严格。康赛妮选用的颜料是环保型的毛用活性染料,以此代替具有严重六价铬污染的媒介染料。并使用具有知识产权的羊绒快速低温染色技术、羊绒天然染料染色技术、绒条羊毛条免复洗等染色技术工艺,以节能高效的染色设备保证产品符合各项环保指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11年,康赛妮集团大手笔一次性斥资1.8亿元,升级打造了年产7000吨的智能化染色工厂,集散毛、毛条、绞纱染色于一体。设备全部由意大利原装进口,从配色、测色、打样、配料、输料、染色到最终烘干出货,全部实现智能化、一体化、集约化,成为未来染色企业走向工业4.0模式的样板。在此基础上,康赛妮集团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和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生产现场按照“脚不湿水,眼不见气,鼻不闻味”的标准建立。更令人称奇的是,公司共有几万平方米的生产场地铺上木地板,这在各行各业中是难得一见的。并且做到空气6分钟一换,24小时恒温恒湿。另外,配套的污水处理系统、热能回收系统、中水回用系统、废气净化系统等,都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水平。
经过全方位的努力,目前,康赛妮的产品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通过了第三方机构的认证,并取得了GRS(全球回收标准认证)、RWS(责任羊毛标准)、GCS(良好羊绒标准)、GOTS(全球有机纺织品标准)等认证。而最为难得的是,2018年,公司取得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三张特殊的“绿色名片”——“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绿色工厂”,10项羊绒针织制品被认定为“绿色设计产品”。 “同时获得三项国家级绿色制造殊荣的,这可是全国第一家哦!”薛惊理不无自豪地笑着说。
“黑灯工厂”,给你可靠的质量保证
若问康赛妮目前是怎么样的规模,几个相悖的数据不禁令人迷惑:工厂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年产值超过35亿元;公司员工450名。一些熟悉企业管理的人士不禁提出:这样的员工密度,能够保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吗?
然而,当你走进康賽妮时,一切疑问就迎刃而解了。一幢六层的智能工厂就有近8万平方米面积,新启用的智能纺纱车间占一楼和二楼两层,有27000多平方米。一进车间大门,完全颠覆了一般人对工厂的概念,一派“空山不见人”的情景,放眼看去,竟然找不到一个工人。只见一辆运料车缓缓驶来,停在了车间门口。这时,车间内一辆辆看上去像小小货架的AGV无人小车,鱼贯驶到运料车前。一只机械手把一包包原料抓到小车上,装上原料的小车自动来到流水线一端,再由机械手把原料送到流水线上。
接下来的每一步,从和毛、梳毛开始,直到包装、装箱,全部自动完成。最后,机器人把一箱一箱的成品按规格、颜色,分门别类送进仓库,一层层堆放整齐。等接到发货通知,再由机器人按部就班去货架上提取,然后送出车间大门,直至装车运输。整个过程有条不紊,衔接天衣无缝,不差毫厘。
这个高度智慧型的车间,时下称为“黑灯工厂”。就是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所有的加工、运输、检测过程,均在空无一人的情况下完成,无需人工操作,把工厂交给机器,交给工业机器人,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取代工厂人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因为理论上可以关灯运行,所以被称为“黑灯工厂”。
为了打造这个高度智慧型的生产车间,康赛妮投入7亿多元资金,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联手打造世界毛纺行业首家智能化黑灯工厂。目前已成为“中国纺织行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标准年产可达到羊绒毛纱2000吨,产值15亿到20亿元。
“打造‘黑灯工厂’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更多的是出于保证产品质量考虑。”薛惊理说,再熟练的工人,也会有偏差,比如纺织业最普遍的接头工作,传统的人工接头,严格意义上说每个接头都是不一样的。而自动接头却能做到完全一样,达到标准化要求。再比如检验这道工序,人工检验只能做到抽检,而智慧工厂则是通过智能化,实行全面检验,不允许放过一丝一毫的瑕疵。
走进古堡,跻身奢侈品联盟
康赛妮的产品定位是为世界顶级奢侈品提供原料,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又谈何容易。众所周知,这些百年品牌自有它固定的供应和销售渠道,非特殊情况,轻易不会改变。
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有一座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堡。每年一月份和七月份,这里都会举行展示世界一流纱线的展会,叫Pitti Filati展。尽管世界上还有在巴黎、纽约、东京、上海等地举行的大型纱线展览会,但在大多数国际买家及时尚设计师眼里,Pitti Filati的质量最高,是世界上最专业的纱线展会。但是,这个展会却不是想去就能去的,必须要有欧洲奢侈品联盟的邀请。
康赛妮的产品要想走向世界,进入这个平台是最好的途径,除此之外,必然事倍功半。但是,与那些百年品牌相比,康赛妮显得太年轻了,资历、影响、知名度都不可与之等量齐观。而若想等来欧洲奢侈品联盟的邀请,简直就是守株待兔。怎么办?做事向来循规蹈矩的薛惊理,这次却不按常理出牌了。他摸清基本情况后,带着助手来到佛罗伦萨,在距离古堡一公里的一家酒店里安营扎寨,在征得酒店同意后,一边把带去的羊绒纱线样品摆在大堂里展示,一边拿着色卡、产品目录,在路上拦截从古堡里出来的外国客商,请他们进酒店来看看康赛妮的产品。“说实话,这种‘战术’成效甚少,开始的时候,大约每10个客商中只有一个愿意进来看看。”薛惊理说,最开始采取这种方法时,国内只有康赛妮一家,慢慢的就有人开始效仿,最多时达到二、三十家。但是,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眼看着没什么作用,就逐渐有人打起了退堂鼓,到最后,又回到了只有康赛妮一家的局面了。
中国自古就有“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古训,每当两手空空回来的时候,薛惊理总是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并且再接再厉,几个月后又筹划再赴意大利。就这样来来回回,薛惊理整整坚持了12年,一年两次,先后总共去佛罗伦萨24次。怪不得在康赛妮集团接到邀请去参展时,一位同行由衷地说:“12年,24次,有几个人能这样坚持?对康赛妮的成功我心服口服。”
2019年1月23日到25日,一场全球前沿、奢华、创新的纱线时尚盛会,再次在佛罗伦萨古堡内举行,康赛妮集团受邀参加展会,这是亚洲企业首次出现在PITTI FILATI展会上,是亚洲毛纺行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当国际奢侈品联盟记者来到康赛妮展位采访,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产品的亮点时,这位记者激动地说:“不,你们的进入就是最大的亮点!”
十二年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薛惊理和他的团队终于堂堂正正地以参展商的身份,和国际顶尖品牌一起站在了PITTI FILATI的展台上。从此开启了康赛妮新的进程。
创业的进程始终不会是一帆风顺,如果说当年的欧洲奢侈品联盟是客大欺店的话,那么康赛妮接下来遇到的则是店大欺客了。按规定,进入联盟后可以在国际窗口做广告了,正当企划部门准备大规模铺开之时,却被国际广告协会告知,广告必须用英文展示。素来心平气和的薛惊理,这下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家中国企业,凭什么要用英文做广告?但他深知,和这样的国际组织打交道,得拿出充分的理由来。他立刻飞赴香港,与大律师商量,寻找突破口,然后据理力争。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番探讨研究,还真找到了理由:爱玛仕的广告用的是法文,康赛妮的广告也可以用中文。说得有理有据,广告协会也无话可说。一年后,康赛妮的大幅广告出现在各大国际机场,特别是在薛惊理和他的团队24次来过的佛罗伦萨机场,康赛妮竟然占了70%的广告位。
如今,康赛妮是中国高档羊绒纱线出口量最大的企业,也是中外高档品牌和业界公认的“世界高档纱线的优势供应商”之一,被国家工信部连续两次授予国家行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每年供给市场高档专业用纱线的能力超过10000吨,其中纯天然羊绒纱线超过3000吨,占全球高端羊绒市场20%以上份额,成为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的30多个一流品牌和顶级设计师指定的专用纱线供应商。全世界4分之一奢侈品羊绒衫用的是康赛妮的原料。
当这位被业内称为“羊绒王子”的薛惊理再次来到佛罗伦萨时,特地来到康赛妮巨幅广告下拍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他,笑得那么自豪,那是因民族工业崛起而感到扬眉吐气的自豪!
已经企业与本人审稿
确认人:薛惊理
确认时间:2021年7月12日
企业盖章:康赛妮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