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甬商
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致电

0574-87189651

邮箱
ningbosr@163.com

微信号
yongshanglishihui

或给我们留言
甬商代表
您的位置:首页 > 甬商文化 > 甬商代表

王旭君

发布时间:2025-07-25  点击量:3

/李雯雯

作为一个出身于竹林山海的人,他对家乡的山珍野味倍感珍惜。因为缘于对家乡美食的热爱,他开始致力于推广甬城农家菜,用“妈妈的味道”征服顾客。他坚持打造宁波特色甬菜,十多年的餐饮经营,他守初心、求创新,将宁波文化融入宁波菜成为他矢志不渝的追求。他,就是浙江竹林人家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旭君。走进这位竹林深处的奋斗者,去感受那份特别的人间烟火气。

 

以妈妈的味道掀起一场关于农家菜的风潮

曾经的王旭君是一名职业的保龄球运动员,在他的身上还流淌着运动员特有的坚韧与拼搏。2005年,他结束保龄球运动员生涯,回到宁波。长期的运动员生涯需要各处“漂泊”,不定的行程和不同的饮食习惯,有着宁波胃的王旭君尤其想念家乡味,那是记忆中“妈妈的味道”。于是在选择餐饮之前,王旭君认真考虑了其他实体行业,但在他看来,餐饮行业没有尽头,也不会落日,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加之他出身于“浙东大竹海”大雷山,丰饶的农家美食是他引以为傲的家乡特色,也是他的人生底色。

带着这份情怀,2006年,王旭君毅然投身餐饮行业,打造农家菜竹林餐饮品牌——竹林人家。当时正处于餐饮业发展的良好时期,竹林人家以农家菜为特色,凭借“专业习惯”的用心经营,以“传统的技法、新鲜的食材、熟悉的味道”吸引了大批的顾客,成为了宁波当时排名第一的餐厅,同时掀起了一场农家菜风潮。引领热潮的竹林人家也因此蝉联了四届“我心目中的宁波品牌”金口碑品牌称号,当时的竹林人家已然成为甬城有名的本地餐饮品牌,一度受到许多农家菜馆的模仿复制,尽管它的经营模式一直被抄袭,但竹林人家还是坚持“妈妈的味道”,从始至终未曾改变。

因为竹林人家始终坚持品质,绿色生态一直是竹林人家对食材产品的最高标准。2010年,王旭君从食材源头把控开始,斥巨资在风景秀丽的鄞州横街大雷村建立235亩的大型食材种养殖基地,创立“供应链可视化食源查询系统”,这也是他的家乡,在为品牌发展做规划的同时,他还带动了乡村的发展建设。

有了绿色食材的来源,还需要有全流程的绿色生态。于是2012年,“竹林人家”开始迈入与知名品牌有机生态农场全面合作的战略计划中,其中包括中粮非转基因葵花籽油、老管家绿色生态东北大米、千岛湖深水鱼等等,王旭君深入每一环节,最终实现从粮油类、主材食材类,以及配料、调味品、菜品、环境等全链条式逐步尝试实行“绿色生态标准”。

由于农家菜馆竞相模仿,毫无创意特色,市场逐步呈现饱和状态,竹林人家的优势地位难以延续,王旭君意识到只抓住60后、70后的味蕾远远不够,而新的消费主力军80后、90后甚至是00后的出现对农家菜的热度不升反降,只有不断突破传统,创新产品去顺应顾客的需求,才能让自己的餐厅不被遗忘。为了保持品牌的活力,他不断寻找着新的出路。

整个2013年王旭君都在思考如何转型,一次偶然的考察给了他新的灵感,他和团队去了当地最有代表性的两家餐厅,回来之后,王旭君极受启发,他发现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餐饮,比如北京烤鸭、广州早茶、海南椰子鸡等等,为什么宁波没有一家代表性的甬菜馆。他紧抓宁波本土菜馆的痛点,将宁波特色与菜品结合,打造属于宁波独有的老底子味道。这与王旭君从事餐饮的初衷不谋而合:“我们最初的设想,就是做一家宁波民俗文化餐厅,能够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在这里体验到最正宗、最地道的老宁波独有风味。”

 

演绎老底子的宁波味道与宁波文化

抱着打造宁波文化名片的信念,经过蛰伏,2015年9月20日,王旭君打造的全新品牌“老宁波1381”孕育而生,选择做宁波本帮菜,它承载着王旭君新的文化理念,为传播宁波文化而努力。宁波菜也称为“甬菜”,采用原料以海鲜居多,鲜咸合一,在竹林人家的基础上,新品牌老宁波1381再次升级,将甬菜本味发挥极致,体现最具代表性的宁波美食和宁波文化。

老宁波1381,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有个性,关于这个品牌的命名也缘于宁波这座城市的由来,王旭君介绍道,明洪武十四年(1381),有个叫单仲友的向皇帝侍献策,认为明州的名称与国号相同,此为大不尊,建议改名,以示国号的神圣。朱元璋信为有理,决定采纳,于是说你们明州不是有个靠海的属县叫定海吗(明代的定海即今镇海),明州离海也不远,“海定则波宁”,那么就改称宁波吧。圣旨下达,明州从此就改名为宁波。宁波的两次改名,均是皇上赐号,这成了宁波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从城市文化入手,打造城市专属印记,王旭君对这个甬城品牌有着最独到的见解。

将仿古街市融进餐厅,是老宁波1381的最大亮点。抛却点菜的固有模式,老宁波1381将点菜区打造成了“宁波老街”,通过人、景、物的融合,营造一种热闹的老宁波市集交易场景,满眼的亭台楼阁,小桥船舫,扑面而来的市井气息带着顾客体验老宁波的最具特色的生活气息。同时,餐厅的布置上也体现了许多宁波文化的特点,包厢名用的是著名宁波历史名迹,比如天一阁、鼓楼、东钱湖等。包房上的门牌也别具新意,随着客人的姓氏而每日改变,比如是钱先生订包厢,包厢牌就会换成钱府,让客人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餐厅的上菜极具喜庆氛围,若是点了鱼头,“店小二”就会将菜品八抬大轿送到餐桌,并用吉祥的话语祝福食客,在分享美食的同时也分享积极美好的生活态度。可以说,老宁波1381不仅带给顾客味觉上的体验,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互动感,从内到外,用细节打动食客。

在宁波本土菜的基础上,王旭君不断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开始尝试一系列的创新菜品。充分考虑到男性与女性顾客的口味差异,从研发的男性为主到试菜的女性为主,王旭君通过细致的口味调配寻找最适合的中间值。为了传承和延续宁波本帮菜,扩大消费者的文化传承意识,王旭君还进行了许多革新,如老宁波1381用经典的非遗文化留住顾客,那些一进门就能看见的手工糖画,还有宁波汤圆、手工麻糍等都是对传统手工宁波美食的弘扬,顾客在现场就能观看到整个美食的制作过程。这样的呈现方式带给顾客极其深刻的印象,这些精心设计虽不盈利,但王旭君始终没有放弃这一部分的呈现,他渐渐建立一个无形的文化根基,这就是老宁波1381对于老底子美食传承的坚持。

2017年,老宁波1381这个新品牌成长飞速,无论从模式上还是软实力上都有所突破。王旭君坚定做到极致,他不断寻求更进一步的合作。众所周知,日本一直是餐饮业服务模式的标杆,为此老宁波1381选择和日本船井(上海)公司进行合作,将世界最先进的餐饮模式和QSC品质卫生标准带到老宁波1381,精益求精。此外,在管理模式上,王旭君也十分执着,紧跟大数据时代,老宁波1381花费300余万元先后引进了雅座、智鸿及今天的用友红火台云餐厅+用友U8C财务+友云釆供应链集餐饮前中后台一体化等数据管理系统,将数字科学管理融入餐饮,特别是分析消费者群体,帮助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

作为甬城的一个餐饮品牌,王旭君创立的竹林人家和老宁波1381都为甬菜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懈努力着,不仅向外输出价值,同时也身体力行地肩负起价值背后的创造活动,这正体现了王旭君对于宁波文化的坚守。

打造最独特的餐饮文化和最卓越的企业文化

提到老宁波1381,不得不提的是他们独特的餐饮文化,就是“三不文化”制度,不限自带酒水,不收开瓶小费,不设最低消费。早在2008年,王旭君就提出了这个想法,他也是宁波市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人,从创立老宁波1381开始,“三不文化”就一直落实到现在。尽管这是一个国家明令禁止的制度,但是至今仍有许多餐厅依靠开瓶费、酒水费赚钱,不是要求不能自带酒水,就是高价的收取开瓶费。王旭君实施“三不文化”制度在最大程度上维护了客户的利益,从消费者出发,为他们切实考虑,这样的餐饮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吸引了顾客,因为独特的餐饮文化,对比其他餐厅,老宁波1381的经营更有优势,独特的餐饮魅力,也是王旭君始终坚持的诚信和诚意。

“三不文化”不仅是餐厅的招牌,更是每位老宁波1381人的服务理念。王旭君在企业内反复宣导,将思想渗透到每一位员工,在每位员工的心中都洒下优质的品牌文化。烹饪最地道正宗的甬帮菜,将“三不文化”制度融进企业,将优质服务的理念用心经营,老宁波1381在王旭君的策划指引下重新唤起老宁波人的回忆,为扩大宁波城市影响力贡献着一份力量。

有人说,老宁波1381的餐饮文化特别具有人情味,这正是因为王旭君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企业文化和管理品质是隐形的软实力。”每年,王旭君会重点对这些看不见的地方进行主要把控,对员工和菜品进行统一管理;不定期组织中高层去优秀同行企业参观走访;向国外的餐饮行业咨询公司学习先进的行业经验……对这些无形的企业文化投资,王旭君甘心情愿。

对于企业员工的培养,王旭君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公司现有许多10年以上的老员工,为了留住人才,公司实行激励政策,每年组织一场颁奖典礼,从门店和公司选拔优秀的员工进行表彰,每个门店均有10个名额,对于优秀的管理层,公司还会颁布“金竹”奖杯,来肯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些优秀的员工不仅可以直接加工资奖励,同时也让自己的父母享受到相应的奖励补贴。餐厅厨房也是餐饮运营的核心所在,对于餐厅厨房公司也会定时举办厨艺大赛,员工内部互相切磋,不仅增加了工作的趣味性,也能更好地提高厨师们的厨艺水平。这些新颖的激励方式带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也是王旭君能够长久留住人才的主要原因。

在创立老宁波1381初期,王旭君最为重视每家门店的厨师长和店长,他将权力下放至厨师长与店长,提供一定的入股机会,现在随着品牌逐渐打响,门店增多,单纯的依靠厨师长与店长也并不稳定,王旭君开始将更多的入股机会提供给店员,帮助员工提高收入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也将员工的心留在企业,两全其美。

餐饮与制造业企业不同,相对缺少固定资产,流失率较大,因此想要从餐饮行业中得到高额的回报也非常困难,何况餐饮行业从不缺少竞争,各种新式的餐饮层出不穷,想要经营好一个餐厅,打造好餐饮品牌着实不容易。对于这样的现状,王旭君也表达着自己鲜明的观点:“如果一味想赚快钱,没有文化和实力做根基,没有品质做保障,那么就很难在餐饮界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现在餐饮界出现的“网红店”也印证了王旭君的观点,“网红店”的兴起,外在的模式从环境到服务都赚足了大众的眼球,可谓煞费苦心,但从本质来说,菜品的味道和食材的品质都值得商榷,“网红店”能一夜蹿红,名利双收,可它的生命力也许只有短短的几周,想要真正成为扛住时间敲打的餐饮店,并不能依靠流量和话题,更应该凭借菜品本身,告别短命的结局,建立长久的品牌。网红店的不断创新求变的模式值得传统餐饮业学习,但是在火爆的同时也需要有文化作为基础的支撑,没有扎实的文化习题,就没有品牌价值的意义。作为宁波餐饮行业的一员,王旭君始终不忘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以品牌为基础,为推广宁波甬菜文化,传播宁波城市影响力而努力。

企业谋求盈利自然无可厚非,但是对行业的敬畏之心永远不能被磨灭和忽视。身为企业家,王旭君始终坚守行业底线,肩负社会责任。

 

永远不能磨灭和忽视对行业的敬畏之心

对于现在的成绩,王旭君谦虚且坚定地认为自己只是餐饮行业的小小一员,还要向餐饮行业的前辈进行学习,对行业怀揣敬畏之心,才能让品牌走的更加长远。

2020年的疫情对行业的打击沉重,老宁波1381也遭受了不少冲击,闭店时期为了让员工安全留甬,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大家的正常生活,直到5月份的小长假开始,公司才开始正常运作,餐厅的收入才有所起色。疫情没有过去,餐饮随时面临风险。不像之前的非典,经历两三个月就能够安全度过,之后的一段时间就成为了餐饮行业飞速增长的时期。而现在的新冠疫情已经成为了常态化,市场上的餐饮让人眼花缭乱,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填饱肚子变成了享受美食,餐饮行业的生存更加艰巨。

也正是疫情之下,才能看出中国优越的社会制度,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优势。疫情期间,国家相继出台了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王旭君也享受了多个月的免税优惠,减轻了一部分的经济压力。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王旭君入党已有23年之久,现在公司内部也设有党支部,王旭君自豪地说,“我与党的缘分非常深厚。”他认为,能够生长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从过去的弱小贫困到如今的富裕富强,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这一切都源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他时常想,如果生在战乱的国家,就得随时担忧丧命,还何谈吃喝。

一次国外旅游的经历让王旭君印象深刻,走出国门各处都能见到亲切的黄皮肤,如果不是因为国家强盛,人民生活富足,哪里能见到这么多的同胞。这次从疫情的发生到控制,中国是世界上最及时的国家,中国共产党是最有胆量最有魄力的执政党,因为党的所有奋斗愿景都是为了人民,大国昌盛,小家才能幸福,个人才能更好的实现价值。经历疫情,王旭君更加坚信中国,更加信仰中国共产党。

如同中国共产党有着明晰的目标和愿景一样,王旭君的竹林人家餐饮有限公司对未来的发展也有着明确的计划。目前,浙江竹林人家餐饮有限公司除了老宁波1381,还新打造了竹林·外滩小宴、寻浙里、辣八爷、肆号制造局等4条主品牌线,因为不同的业态环境,现有的5个品牌都有着不同的定位,面对的消费群体也不同。未来的发展都将围绕提升品牌价值,特别是围绕“老宁波1381”这个主打品牌来传承和推广甬菜的使命。

不断吸收时代需求,倾听年轻者的声音,将传统古菜与创新结合,也是王旭君正在思考的餐饮方向,他与团队正筹备时令菜系、将药膳馆融进餐厅,打造新的养生餐饮时代。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江浙沪”都是王旭君的目标地区,江南烟雨的杭州、江苏和上海等地区都和宁波有着相似的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在多种菜系混合的时代,他坚信一定会有甬菜的一席之地,甬菜成为消费者的饮食选择指日可待。

对外扩张,也坚守根基,王旭君从“竹林人家”起步扬帆,打造自己的烟火气,他不忘初心,建立老宁波1381,将“妈妈的味道”传递和延续,为打造甬城专属的百年老字号不断努力。

 

已经企业与本人审稿

                        确认人:王旭君

                         确认时间:2021年6月25日

                  企业盖章:浙江竹林人家餐饮有限公司

 

Responsive image

版权所有 宁波市甬商发展研究会 2021 all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xml地图
浙ICP备2021032354号
技术支持:荣胜网络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月湖景区芳草洲甬商文化园
电话:0574-87189651 87189652
传真:0574-87317946
邮箱:ningbosr@163.com

Responsive image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