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4-87189651
邮箱
ningbosr@163.com
微信号
yongshanglishihui
王光阳
发布时间:2025-07-28 点击量:0文/张乐乐
如果不是特别关注,很少有人知道,在宁波北仑区戚家山脚下的天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居然是中国铸造砂产业联盟的主席,他的掌舵人就是驰骋商海40年的公司董事长王光阳。
王光阳为人低调、不事张扬,做事极其稳健扎实。他从销售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勤劳致富、刻苦钻研、诚信经营。在党的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艰苦创业,把企业打造成全国覆膜砂行业的龙头企业和行业标杆,他自己也成为行业内顶尖的产品制造和质量专家,书写了一段宁波商人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历史背景之下的创业传奇。
山海之间一青年
新时代的甬商,大多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出身平民,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终成大势。王光阳就是其中的典型。
王光阳的家乡在宁波象山湾梅岙村,一个濒海靠山、交通非常不便的小村庄,人均耕地不足半亩。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他吃苦耐劳、善于变通的底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乡村普遍贫穷,王光阳上小学的时候,就利用课余时间上山砍柴,下海捕鱼,贴补家用,记忆最深刻的是他第一次单独“做生意”。王光阳12岁那年,冒着酷暑,在海边劳作一天,收获了9斤泥螺。他兴冲冲地赶去几公里外的邻村大集去贩卖。临出发前,母亲叫住他,郑重其事地告诉他:“打秤的时候记得把秤尾翘得高高的,绝不能缺斤短两。”王光阳说,第一次赚钱让他很兴奋,更重要的是,母亲教给他的为人之道,从此在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说起母亲,王光阳神态肃然。母亲不识字,但对孩子们要求很严格,不管家里多困难,母亲说服父亲,供着六个孩子,让他们尽量多读书。王光阳每天上下学都要经过村民的田地,每到收获季节,田里的青菜、蚕豆煞是惹人喜爱,就有几个同学跑到田里摘上几把拿回家去。王光阳从来不去摘,因为母亲曾严肃地告诉过他,那是别人家的东西,一点儿也不能贪、不能占。直到现在,王光阳见到母亲还有一点拘束,但他知道,正是母亲从小严格的教育,让母亲慈爱之心的种子在他和兄弟姐妹的身上开花结果,护佑他们一生,走向更加广阔的人生之路。
1978年高中毕业,王光阳进入了当地一家集体企业的黄砂加工厂,从此和砂子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凭借着踏实肯干、头脑灵活,王光阳很快当上了车间主任,管理着40多人的车间;20岁那年他成为那一带最年轻的销售经理。十年集体企业一线生产、销售的经历,锻炼了他的才干,赋予他丰富的经验和更高远的视野。
谋定而动初创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王光阳看在眼里,喜在心间。他由衷地拥护党的政策,感谢党给与他这样的年轻人一个弄潮时代、实现自我价值的大好机遇。王光阳做事一向稳重,他决定观察一段时间,一边畅想着未来、思考发展方向,一边把精力和热情投入到集体企业的经营工作中——他放不下这个乡里乡亲、哺育他成长的地方。
1988年,王光阳看到了党的政策持续稳定,社会上创业浪潮风起云涌,他的哥哥也先一步开始搞起了个体运输,鼓励他出来大干一番。恰逢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人心思动,于是,王光阳下定决心从集体企业辞职“下海”。
俗话说:“做生不如做熟”,他选定的方向还是“砂子”。创业之初,举步维艰,没有资金、没有场地,两手空空。一天晚上,向来严肃的母亲把借来的800元钱塞到他的手上,对他说:“好好干!”
当时国家政策还不允许个人开办矿业贸易公司,王光阳从宁波市成为“计划单列市”的信息中得到信心,相信党的政策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放开。他先挂靠在象山矿业公司,开始做产品贸易。一年的时间匆匆过去,当他拿着赚来的八千元钱找母亲还钱时,母亲看着他略显消瘦的面容,笑了。
两年以后,王光阳对政策的判断得到了证实,他的“光阳铸造材料有限公司”可以独立开展矿业经营了。他为公司的铸钢覆膜砂产品取了一个很“宁波”名字——“天一”。有人问他,你这是要做天下第一吗?王光阳笑而不答。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王光阳用二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个人成长和创业初成。这期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1995年,事业小成的王光阳心思开始活动,在主业之外投资150万元办起了矿泉水厂,三年不到,工厂倒闭,投资打了水漂,还牵扯精力影响了主业。王光阳痛定思痛,汲取教训,从此以后认定了主业发展,坚决不再跨行业经营,为他日后的主业做大做强扫除了隐患。王光阳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失败给了我警醒,长远来看,是亡羊补牢,不是坏事。”
铸造天阳展宏图
千禧年之际,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的宏伟规划。王光阳满怀喜悦,紧跟党的改革开放的步伐,信心满满地开启了他事业的新征程。
为遵循行业标准,加速企业发展,2000年,他率领宁波高新区光阳铸造材料有限公司加入浙江省铸造行业协会。王光阳雄心勃勃,要布局全产业链,从原材料生产和循环利用、设备加工制造、高新产品研发、全区域销售,建设全产业链生产型企业。2001年设备投产,第二年就成为全省第一。公司打出“以需求开发产品,以创新发展企业,以零缺陷赢得市场,以服务取信用户”的旗帜,依托“天一”牌覆膜砂,打造核心竞争力,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短短几年就发展成为覆膜砂行业排头兵。
王光阳志不止于此,他要布局全国。
2011年成立“苏州天阳昆砂业进出口公司”,2015年成立“辽宁彰武天阳铸造材料有限公司”并于同年加入中国铸造协会,2016年成立天津沧州天一科技有限公司及湖北天一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在宁波股权交易市场成功挂牌,股权代码“780699”,2018年建成湖北十堰生产基地,2019年天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成立,通辽硅砂开采基地建成,同年被国家开放大学铸造学院批准设立天阳分院,自主培养专业人才。
至此,天阳形成了宁波为主,科技引领,布局合理,辐射全国的全覆盖、全产业链格局,建成了国内领先的从原料开采、产品研发生产、设备研发生产、人才发掘培养、立体全面服务的全产业链生产型企业,王光阳二十年前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在企业高速发展过程中,王光阳考虑的更长远,他梦想着给企业和产品插上高科技的翅膀。经过数年高额投入、潜心经营,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进步,特别是2017年研发成功的“环保型覆膜砂”,比传统覆膜砂产品在气体排放、气味释放方面同比降低50%,成品率提高10%。2020年,宁波天阳铸造材料有限公司、宁波新天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顺应发展需求,更名为“天阳科技有限公司”“天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谁说铸造企业就一定是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王光阳暗下决心,要通过科技创新改变人们的这个普遍印象。他积极和中科院智能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各类科技含量高的生产、科研、管理方法和设备,充分利用高端的技术设备、严格的生产工艺、规范的管理模式,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现在,由中科院智能研究所和天阳科技共同开发的核心数据大平台,像一个“超级大脑”,以先进架构、丰富的内容、精准的存储,实现了国内首家“集硅砂开采、覆膜加工、废砂再生为一体的数字化运营”,建立起了从硅砂开采、原料采购、机器运转、物流转运到生产运行每一个细节的数据大体系。
“我们的车间里看不到一粒砂子”——说起这一点,王光阳脸上总是露出自信的微笑。走进天阳,历来被称为“高耗能、高污染”的铸造企业内“无粉尘、无噪音、无味道”,闻名业内。王光阳一直坚持认为,企业标准必须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尽管投入巨大,但他觉得很值。不管是高端技术设备的引进,还是生产工艺的严格把控、管理模式的规范,王天阳和同事们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大量工作,精细到方方面面,落实到每件小事,逐渐使企业完成了从“制造”到“智造”的蜕变。
天阳企业如今三十多岁了,它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的伟业成长起来的优秀民营企业。现在,天阳企业,年销售额亿元,规模全省第一,全国前三,每年为国家上缴税收万元。
天阳荣获了多项奖励和表彰:中国铸造用覆膜砂基地、中国铸造行业排头兵企业、中国铸造材料“金鼎奖”、中国铸造行业信用3A企业等。王光阳本人被授予“奉献铸造行业三十年工作者”“十大风云甬商”等荣誉称号。
勤勉诚信有担当
说起经营之道,王光阳用他几十年的行动,践行了“诚信第一”的座右铭。在业界,天阳企业和王光阳的诚信度有口皆碑。王光阳认为:做事必先做人。一个人无论成就多大的事业,人品永远是第一位,而人品的第一要素就是诚信。人如此,企业也是一样。王光阳说:“企业的信誉不是一天两天树起来的,为了一时的利益丧失原则,哪怕只有那么一刻,你的信誉、品牌、形象就会像雪崩一样一溃千里。”
王光阳相信好人有好报、诚信得人心。2017年夏,由于常规供应商方面出现特殊困难,公司一个月没进到货。王光阳找到多年未合作的供应商,在得知货款要拖延的情况下,对方仍旧二话不说马上发货,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有一次,由于财务疏忽,给客户的汇款推迟了两天,王光阳得知后,毫不留情地严肃批评。在他看来,这是对客户的怠慢,会降低企业信誉。“做企业就像做人,诚信的企业才会被肯定。”王光阳说。
王光阳认为,做企业的带头人不能局限于经营管理,自己也应该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只有这样,才能带领企业始终站在行业的前沿。他浸淫覆膜砂行业凡几十年,始终刻苦学习钻研,能够全面把控各项技术重点和各个生产环节。不管什么样的原料,在他手里,能够迅速架构出最佳的生产处理方案,百试不爽,几近神奇。这一手“绝活”,使他在行业内备受尊重。天阳宁波总部的技术部经理雷文港对此印象极其深刻。在雷文港眼里,王总首先不是企业家,而是一个技术专家。2018年9月的一天,王光阳到烘干砂车间巡查,发现“4070”产品出现超量粉尘,王光阳迅速找到了问题所在,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比一线技术骨干还要专业。2020年江西基地设备安装,王光阳带着雷文港他们一起在车间调试设备,现场解决了功能不足等问题,令在场员工由衷敬佩。
不仅如此,王光阳在行业的技术、质量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独特的创新思路。2017年,他申请的国家专利“一种速硬化型覆膜砂”及“一种耐高温覆膜砂”,可使再生砂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5%的回收率,降低5%--10%的能耗,被业内称为“技术革命”,引发了产业的大变革,为行业发展、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
王光阳说,这几十年创业经营,是共产党给了我大好环境、大好政策,各级政府始终关心、关怀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做大做好后,身上的责任也就越来越大,当自己有了一定的能力,随之而来的就是奉献精神,要为社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多年来,王光阳在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安全生产、参与社会公益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赢得了员工的爱戴和社会的肯定。
天阳企业员工来自四面八方,100%签订了劳动合同,及时足额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职工教育培训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持续提高职工技术技能。为了畅通职工诉求渠道,他还专门设立了“董事长”信箱,及时回应员工的诉求,解决各种问题。王光阳特别注重安全生产,企业加大投入,建设安全、健康、卫生的工作环境。被中国质量认证监督管理中心与中国企业信用评估中心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与绿色铸造材料产品企业。
王光阳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帮贫助学,连续三年捐助贫困学生4名,帮助他们完成学业,积极履行企业家的社会职责。最近几年,天阳每年为国家上缴税收600万元以上,2020年王光阳还被中国铸造协会评为优秀企业家。
王光阳认为,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担当,作为企业掌舵人就必须有责任感,小到家庭、企业、大到社会、国家。宁波商人是一个特别有担当的群体。这一点是有传承的。
王光阳很喜欢一位领导人的话:“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今年六十岁的王光阳没有丝毫懈怠,“我要再干十年!”王光阳豪气地说。他的下一个目标已经明确——以环保型造型材料、再生砂循环利用为核心,成为行业领跑者,三年内实现公司股票“主板上市”。
“我现在想的不是赚钱,我已经确立了目标,并成为公司的制度——主板上市以后,每年利润的20%拿出来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养老院、学校、扶贫,我们都要持久地出上一份力。平常我们都说‘跟着共产党走’这才是实际的行动”。王光阳坚定地说。
回首去看王光阳悉心培育的品牌“天一”,仿佛映照出一个睿智、勤奋的身影,挺拔、高大,心向阳光。
已经企业与本人审稿
确认人:王光阳
确认时间:2021年6月21日
企业盖章:天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