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甬商
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致电

0574-87189651

邮箱
ningbosr@163.com

微信号
yongshanglishihui

或给我们留言
甬商代表
您的位置:首页 > 甬商文化 > 甬商代表

茅理翔

发布时间:2025-07-29  点击量:0

 

/王恬

他是商界的传奇人物,人生经历过三次创业,被称为“世界点火枪大王”;他和他的儿子茅忠群共同建立起“中国厨具行业第一品牌”方太集团;他还创立了国内第一所培养民企接班人的宁波家业长青民企接班人专修学校并亲自担纲讲师;他更是一位学者型的企业家,提出了“三三制模式”、“淡化家族制”、“口袋论”、“企业发展平台论”等一系列家族企业管理的创新经营理念。

他,就是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茅理翔。

 

“茅氏企业”的初影

茅理翔常常回忆过去那些岁月,自嘲一笑,说自己是“五子登科”的高级叫花子——“跳上火车像耗子,跳下火车像兔子,到对方单位像孙子,回来的路上像驼子,报起账来像呆子”。当时,茅理翔坚持齐家创业的“傻子精神”,他不仅动员妻子当副厂长,还经常跟年幼的子女说,“我们以后要创办一个茅氏集团”。

1984年,正逢改革开放的好势头,从农村联产承包制到企业承包制,茅理翔也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机遇。当时的慈溪县委提出国有、集体、乡镇、个体“四个轮子一起转”,催生了大批承包乡镇企业的个体户。民营经济最原始的力量活跃起来,促使一直想干一番事业的茅理翔创办了慈溪无线电元件九厂,他的创业之路正式起航。1986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原本市场销售极好的黑白电视机配件定触簧片转眼被市场抛弃,茅理翔当即决定出去寻找新产品,随后便与电子点火枪结缘。

当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整个市场环境或多或少带有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也正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里,茅理翔创造出了“广交会外摆地摊”的传奇。1989年,茅理翔“想尽千方百计”混进了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当时的广交会上几乎没有民营企业。茅理翔带来的点火枪无人问津,看着走来走去的外国人,茅理翔在广交会现场一边“哒哒哒”地展示点火枪,一边大声喊着自学的那两句英语:“Hello!Gas lighter!”“Hello!Gas lighter!”这样的举动,很快吸引了外国人的注意。这一刻起,他们知道,生产点火枪的国家不再只有日本。同时,这也让他做成了人生中第一笔外贸生意,并在四五年后成为“点火枪大王”,销量占了全球市场50%以上。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改革开放再次拨正航向。茅理翔创办的飞翔集团摘掉了集体企业的“红帽子”。但当时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民营企业多半没有自主产品,只能靠价格取胜。1993年至1994年,点火枪市场大打价格战,公司即将要亏损。

“这是我的第二次机遇,逼我走上自主创新、自主创牌之路。”茅理翔说。如果不是市场竞争的加剧,就没有茅氏父子的二次创业。

 

路途艰难仍心存远志

   茅理翔的创业路途,道阻且长。  

1985年,茅理翔刚刚创办慈溪无线电九厂时,企业主要加工生产电视机零配件,但第二年就遭遇了国家宏观调控。那一年,电视机厂产品销不出去,20多个关系单位都停产了,茅理翔的厂子濒临倒闭,员工的工资也都发不出了。就在这样的困境中,茅理翔没有退缩,他一直坚信他能够走出这样的局面。当时,他看中了一种新式的自动电子点火装置。这种装置当时在国内还没有,在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一位朋友的帮助下,茅理翔在国内首次研发生产起这种产品。

1986年宏观调控后,茅理翔跑出去找新产品,期间还遭遇了两次车祸。由于怕家人担心,每次出车祸后,茅理翔都没有告诉妻子,一个人强忍着熬了过来。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茅理翔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研发的点火枪等自动点火装置终于在1986年下半年打开了销路,产品得到市场的认可。

在茅理翔看来,与第一次创业一样,他的第二次创业,同样也是在困境中诞生。他不止着眼于当下,在困境中他找到了新的生机。

 

父与子的较量和传承

在茅理翔的点火枪取得成功后,很快就引来了国内同行的模仿。在恶性价格竞争下,中国产的点火枪产品的出口价格从原先的1.2美元降到了0.3美元一个。“点火枪大王”已经无利可图。这一经历,也让第二次创业过程中的茅理翔与儿子一起达成全新的创业理念:“我们方太不搞价格竞争。”

1994年年底,从上海交通大学完成研究生学业的茅忠群决定回乡,帮助深陷困境的父亲。父子俩下定决心:新企业必须创高端品牌,创自有技术。

可新企业还未成立,茅氏父子间便出现了分歧。茅理翔看好微波炉,茅忠群却想进军油烟机市场。当茅忠群拿出消费者调研报告时,茅理翔决定调转方向支持儿子,让茅忠群专心研发新品油烟机。

双方多次讨论下,终于确定了产品,父子俩却又因品牌产生争论。茅理翔计划沿用“飞翔”,但茅忠群看好“方太”,他认为“方太”内涵之一的“方便太太”更易让人联想到厨房,更具亲和力。一番争论下,茅理翔最终还是被儿子说服。1996年,方太宣告成立。

当时的茅理翔心如明镜:只有父子齐心推动转型,方太才能走向成功。“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的父子传承过程,也是方太完成从传统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型过程。2002年,茅理翔认为儿子完全可独当一面,便顺势将大权交出,让茅忠群全面接管。

“家业长青学院”的诞生

2004年,茅理翔完成“看三年”交接班阶段,将经营管理全面移交给茅忠群。从经营一线退下来的茅理翔并没闲着,他的时间分成了“3个1/3”:1/3多的时间到企业、论坛或大学讲课;1/3读书写文章,他已经写了四本与管理有关的书;另外1/3接待来访的客人。茅理翔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还在继续,甚至还在想是否搞第三次创业。流淌在血脉里的创业精神,促使他“退而不休”,也让他迈上第三次创业的路途。

在国内四处讲学的过程中,茅理翔发现,正在走向衰老的中国第一代民企老板中,有很多人在为下一代接班人的事而担忧。茅理翔见此便说道:“中国要强大,必须创造一批能承担社会责任的民族工业百年老店。”为此,2006年底,茅理翔创办了“宁波家业长青民企接班人专修学校”。

创办初期,很多人不理解茅理翔。有的媒体甚至这样发问:你为什么要专门给“富二代”搞培训?茅理翔反问:第一代企业家为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果他们的子女把企业搞垮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不会受影响吗?

2010年,茅理翔首次提出“把富二代变成创二代”,宁波各地先后成立“创二代联谊会”,引发全国范围内的“创二代风潮”。如今,他的第三次创业得到社会各界支持,各地政府还常组织“创二代”前来学习。

“我的第一次创业共花了十年时间。这是第三次创业,我准备也再花十年时间,”茅理翔郑重地说,“以前,别人请我讲课我不收费的,但办了这个学院后,我讲课要收费了,但我自己不拿工资,不拿讲课费,不拿一分钱,我把收来的钱都投到这个学校里。前不久,慈溪市政府奖励给我20万奖金。这笔钱我也全都投到这个学校里去了。”

茅氏父子为宁波的家族企业树立了“创业式传承”的典范。从企业家到教育者,茅理翔在宁波改革开放的历程上留下诸多传奇。对于创业40年间的峥嵘岁月,茅理翔始终满怀感恩之心:“正因感恩改革开放,我才有了回报社会的第三次创业。未来的三十年必将是宁波制造业品牌崛起的时代,也是‘创二代’大展身手的时代!”

 

                                 已经企业与本人审稿

                      确认人:卢莹莹

                        确认时间:2021年6月29日

                        企业盖章:

 

 

Responsive image

版权所有 宁波市甬商发展研究会 2021 all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xml地图
浙ICP备2021032354号
技术支持:荣胜网络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月湖景区芳草洲甬商文化园
电话:0574-87189651 87189652
传真:0574-87317946
邮箱:ningbosr@163.com

Responsive image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