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4-87189651
邮箱
ningbosr@163.com
微信号
yongshanglishihui
陈定龙
发布时间:2025-07-29 点击量:0
文/董其岳
宁波隆兴集团的企业标识是CDL,既是集团创始人陈定龙的首个拼音字母的缩写,又蕴含“中国一定是一条龙”的深刻含义。“全国单项冠军”隆兴产品焊割工具、割咀、数控切割机、等离子切割机、仪表减压器等涉猎焊割领域的八大系列3000多种产品畅销全世界五大洲,焊割技术誉满全球,代表了未来焊割的前进方向,故赢得“切割世界,焊接未来”之美称。
宁波隆兴集团为什么能立足宁波,走向世界,生龙活虎,占领国际市场?陈定龙董事长总结出三条经验:一是坚持工匠精神,以匠人的独有品质,敬业、精益、专注、创新,不断精益求精,不断完善完美,在不断雕琢中使自己的产品日益升华,成为焊割领域的王者。二是坚持两手抓,一手抓质量,一手抓研发,以质量求效益,以研发促提高,创造性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质量可靠、成本可行、行业领先、水平卓越的创新性产品、材料、装置、工艺、服务。三是坚持两化融合,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以信息化作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道路,打造成为焊割行业国际一流的现代化企业。
百折不回 三次创业
浩瀚东海,嵊泗列岛。旭日东升,霞光万道。1955年,陈定龙在此诞生。那是舟山地区嵊泗列岛东部的大盘岛,虽然交通不便,居民稀少,却能最早看到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促使万物复苏,充满朝气蓬勃。
宁波隆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陈定龙在祖国边陲的这个海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跟着父辈下海张网、捕鱼、放钓、拱淡菜,经历了海上和岛上各种辛勤谋生。正是这段艰苦生活的经历和锤炼,给了陈定龙吃苦耐劳、勇于进取的顽强意志与大海般的宽广胸怀,支撑着陈定龙艰辛创业,不断进取,勇于拼搏,知难而进,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站在时代前列,引领国际潮流,成为世界焊割领域之先行者和佼佼者。
第一次创业。
1977年,陈定龙22岁,举家从嵊泗搬到鄞县(今鄞州区)横溪区甲村乡。次年进入横溪邮电支局云龙邮电所工作,做了两年投递员,建立了良好的群众关系。1980年1月,横溪邮电支局为解决职工家属就业问题,决定筹建鄞县邮电器材二厂(当时已在姜山成立鄞县邮电器材一厂)。经支局领导再三论证,委派陈定龙负责筹建并任鄞县邮电器材二厂厂长。从此陈定龙挑起厂长担子,走上了工业企业拼搏之路。
万事开头难。企业筹办之初,究竟生产什么产品?产品如何生产?销路在哪里?都成为陈定龙面临的大问题。他通过横溪邮电支局同邮电系统的上海邮电通信设备厂进行联络商谈,接到了生产载波机上触点插头的业务。东拼西凑投入了1000元,购置4部仪表车,上马开张。陈定龙从此接触机械五金生产加工技术,冲压、胶木机、车床设备,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之道。几经周转,不断摸索,逐步做出了合格产品。
但是负责收购产品的上海邮电通信设备厂订货量有限,加上方兴未艾的乡镇企业通过各种关系都在寻找各自销路。于是陈定龙另开新灶,通过邮电总公司在国际上接到了一批13A插头的大订单,接着招人、开模、投入批量生产,第一年赢利8000元,第二年赢利超过8万元。同时边干边学,掌握了不少机电知识。
由于陈定龙创办鄞县邮电器材二厂十分成功,1983年被调到区属集体企业鄞县电信元件厂担任销售厂长,1984年又被调到鄞县日用器材厂担任销售厂长。鄞县日用器材厂主要生产自行车配件,但工厂效益不佳亏损严重,穷则思变,另选称职掌舵人。1984年6月30日,经区委领导和区工办研究,实行民主选举。因为大家知道陈定龙在以前两厂业绩辉煌,功勋卓著,办厂有方,十分成功,所以一致选举陈定龙担任鄞县日用器材厂厂长。
第二次创业。
陈定龙当时接手的鄞县日用器材厂困难重重,资不抵债。企业亏损5万元,积压商品10万元,没有业务来源,更没有结余资金,连职工工资也发不出,60余名员工生活成了问题。这让陈定龙再一次面临着白手起家的局面。
陈定龙的厂长位子,似乎是一个“火山口”,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他为了稳定人心,凝聚力量,当务之急是要给大家发工资。于是陈定龙借遍了亲朋好友,筹措了4000元人民币给全厂60余名员工发放了7月份的工资,随后处理了积压商品,狠抓内部人员的整顿与管理。
经过慎重考虑,陈定龙决定停止没有固定业务来源和质量低下的自行车配件业务,转而在自己熟悉的邮电通信系统器材领域找出路。由于此前工作过的两家工厂都以通信设备配件为主,同时也结交了一批邮电系统的朋友。经过到处走访,首先与北京邮电通信设备厂达成横向联营的合作协议,又注册了一家鄞县通信器材厂生产配件,为北京邮电通信设备厂提供电信微波机。当时通信装备正处于模拟向数字化微波机改造升级阶段,设备更新的需求量很大。这个横向联营合作为鄞县通信器材厂带来了稳定的业务来源,使工厂起死回生,企业扭亏为盈,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紧接着,陈定龙同北京诺基亚(原邮电506厂)签订了三年合作配套协议。1985年利润达到38万元,1986年利润超过60万元,成为鄞县工业企业50强(当时鄞县骨干企业的标准是年产值500万元或年利润50万元)。
第三次创业。
陈定龙领导和经营的鄞县通信器材厂与鄞县日用器材厂,两家企业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生意红红火火,盈利满满当当,呈现欣欣向荣、兴旺发达之势,但是他却不满足。经过这几年的创业和拼搏,陈定龙积累了经验,开阔了眼界,难道就这样“为他人做嫁衣裳”,主动权掌握在别人手里吗?陈定龙不甘心。他以睿智的思索,敏锐的目光,看到了这次创业与前两次白手起家不同,现在已有两家企业的销售业务、丰厚资金及技术人员的支撑,优势十分明显,后盾非常坚强,经过反复衡量,深思熟虑,决定做自主品牌产品,以自我发挥和开拓创新,占领市场一席之地。
于是陈定龙时时关注,处处留意,偶然听说在业余进修时的授课老师的亲戚在上海冶金矿山机厂工作,手上有一些人脉关系和产品信息。1987年春节,陈定龙约了老师的亲戚碰面交流,提供的产品信息是切割焊接工具。陈定龙看中了其中的一个产品“切割嘴”,价格为每个100元。陈定龙说到做到,敢想敢干,当机立断,马上请人研发。
陈定龙先是找到上海新华焊割工具厂师傅指导,很快研发出了切割嘴,但做出的产品未能达到进口要求。接着百折不挠,又找到上海焊割工具厂的技术副厂长金文奎,做起了内销焊割工具和切割嘴。同时又开发焊割枪。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各省都有一家做焊割工具的企业。但陈定龙看到了国有企业的产品外表粗糙,包装低劣,价格昂贵,陈定龙就以自己生产的价廉物美的产品来替代。
1988年,陈定龙有了自己的品牌产品,然而在当时的计划经济年代,是国有企业的天下,国有对国有,国有企业的产品都有当地五金站或五交化包销。民营企业生产的产品,市场究竟在哪里呢?
国内五金工具行业有个一年一次的全国五金系统内部订货会议,参加对象是全国五金行业内的经销商与生产商,但全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连参会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在会场之外摆地摊找商机。
全国五金系统内部订货会议在天津、广州等地轮流召开之后,这一年刚好轮到在上海举行。于是陈定龙赶赴上海,在会议室外面摆地摊。等到会议代表中午散会出来吃饭时,陈定龙就饿着肚子去找各地五金站和五交化批发公司工具批发商洽谈,送上产品样本和样品,并在酒店里找经销商住的房间等信息。
经销商中有爱理不理的,也有看中价格相对较低、有很高性价比和创新之处的陈定龙产品的。经过与多家商谈,有些经销商给了一两种规格让其尝试,就这样,陈定龙的产品逐步走进了全国市场。
咬定主业 飞跃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切割工具需求量快速增大。陈定龙把鄞县日用器材厂更名为鄞县焊割工具厂,注重产品质量,实行精美包装,节约成本,降低价格,创建一系列优势,不断占领各地市场,深受全国客户的青睐和采购。同时利用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转制,人们对民营企业的认同有了新的转变的大好时机,将企业发展进入了健康快速大发展的快车道,奠定了通信设备和焊割工具两大板块的产业基础。
1990年,陈定龙到泰国考察,仪表减压器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仪表减压器体形小、功能丰富、款式独特,其后盖可以随时开启。已对焊割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的陈定龙意识到,在我国只要用得到切割焊接工具的地方,这个仪表减压器应该都能用得上。回国后陈定龙一边考察市场,一边在国内寻找相关技术人员研发这类产品。在市场调研考察中,他发现这类仪表减压器,只有天津、青岛、上海和临海减压器厂在生产,但价格高达每个130元(当时ー个工人的月薪只有24元至30元),而其功能和款式却比不上在泰国考察的同类产品。这个市场差异的状况让陈定龙发现了商机,看到了机会。
陈定龙认为,只要开发、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优良,价格实惠,还怕打不开市场?怎会没有市场竞争力?以前切割嘴市场还不是被我们打开了?于是陈定龙以坚定的信心,十足的把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浩浩荡荡,势不可挡,进军仪表减压器制造业。他从上海请来上海减压器厂的专业老师傅帮助指导、大力研发,很快就批量生产出了仪表减压器,结合原来焊割嘴销售渠道,配以相对较低价格的销售策略——出品的仪表减压器的市场价只卖90元/个,比其他国营厂家130元/个便宜40元/个——很快就打开了仪表减压器市场。
从生产和销售的实践中陈定龙深深感悟到,市场是要靠自己去发现、去开拓的,只有善于发现市场、深入研究市场,才能赢得商机,才能赢得未来。了解市场越多,商机也就越多。当初周围许多人都说仪表减压器没有市场,但后来被实践证明还是成功了,原因就在于陈定龙了解这个市场,敢为人先,先声夺人,轻车熟路,融会贯通,商机满满,硕果累累。
受到切割嘴和仪表减压器成功的启发,陈定龙对焊割工具制造业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也加大了对焊割工具行业的大规模投入。接着企业一步一个脚印,一升一个台阶,脚踏实地,发展很快。1993年一跃成为国内焊割具最大的生产基地。1995年又成为全国仪表减压器生产的老大。就在这一年,陈定龙决定对企业进行改制,把发展良好的通信设备板块分离出去,独立成行。把焊接切割工具板块组合起来,成立了宁波隆兴集团有限公司,专门发展焊接切割工具,直至成为焊割王国。
陈定龙的“拓展市场,质量先行”的大政方针和“咬定主业,不搞别的”专业化策略,使隆兴集团在焊割工具制造业上取得了健康快速发展的突飞猛进和可喜成就。
1995年隆兴集团产值突破5000万元。
1996年以后,隆兴集团产值以每年新增2000万元的迅猛速度,实现了超常规的飞跃发展。
2005年,隆兴集团成立隆兴焊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增至7281万元。同时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研究中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02件。公司取得国家专利122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
隆兴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在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有核心供应商200余个。产品出口50余个国家。公司率先通过ISO9001认证和3C认证。减压器系列、焊割炬系列、压力表系列产品获得美国UL认证,电焊钳获得欧盟CE认证,药芯焊丝、实芯焊丝等获得美国ABS、英国LR、法国BV、德国GL、挪威DNV、韩国KR、日本NK、中国CCS等8国船级社权威机构的认证。公司产品质量在切割、焊接行业内享有极高的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广受行业专业厂商赞誉。公司与国内200多家经销商、海外焊接行业跨国企业、各国主流行业经销商、包括美国中央采购中心、GCE、LINDA、VICTOR、PTK、UNITOR等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12年,隆兴集团成为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首批挂牌企业。
2019年,隆兴集团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2020年,隆兴集团成为全国焊接切割工具行业的最大领先企业。
科技兴企 两化融合
本着“科技兴企”的经营理念,隆兴集团的技术水平与技术储备一直在业内领先,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工程技术中心被授予“浙江省工程技术中心”。陈定龙坚持认为,要创业就要有投入,有大投入才会有大产出。因此企业每年都投入几千万、上亿元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或者扩大生产规模。
隆兴集团是全国焊接切割行业的龙头企业,是中国焊接业协会的理事单位,是宁波市的新、特、精的“小巨人”企业。公司应邀参加了19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起草与修订。陈定龙起草与修订的浙江标准超越了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隆兴集团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进一步加强两化融合的深化,进一步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模范执行者与成功实践者,是践行国家制定的两化融合评估规范标准、通用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大力支持工业化信息化融合贯标的模范生和优等生。
2020年1月7日,陈定龙在宁波隆兴焊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启动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公司宣贯、推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重要性、紧迫性及信心与决心。他指出,公司要发展,集团要进步,就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利用互联网+,参考德国工业革命4.0,将迈高现代化的生产设施与互联网信息管理平台相融合,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信息化管理能力,从而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陈定龙深有体会地说,两化融合贯标认证,能够让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对工业化、信息化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更新的认识,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到融合之中;强化企业基础管理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使企业更加明晰发展战略及战略实施,使得企业的转型升级工作有据可循、有章可依。
陈定龙还对公司参与推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各相关人员进行周密分工,明确公司将集全司之力,务必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公司有序、成功地推行下去。在他的高度重视与精心部署下,隆兴集团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本质贯标,使集团各个部门对“两化融合”贯标的含义、历程、意义和利用信息化管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德国工业革命4.0纵横贯穿,把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结合连接到隆兴焊割的实际中来。明确两化融合管理必须围绕公司战略规划,根据公司的战略找到达成目标的关键点和问题,结合公司ERP信息化工作开展为突破口,用最新、最安全、最现代化的工具去解决现阶段信息化管理的刚需问题;规范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通过对两化融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体系的构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打造成为焊割行业国际一流的现代化企业。
领先同行 焊割王国
陈定龙领导与管理的隆兴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几百台高精密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专机等一流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检测设备、检测工具。优秀的人才、充足的资源、科学的配置和规范的管理,使隆兴集团成为极具竞争力的国内一流经营实体。
隆兴集团几乎涉猎了焊割领域的所有产品,有电焊机、仪表减压器、焊割器具、焊接辅件、焊接材料、焊接与切割设备等八大系列3000多种产品。其焊割工具生产规模、产品设计开发及质量控制技术等均领先于全国同行,成为亚洲最大的切割与焊接产品制造企业。产品远销美国、西欧、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中东、日本、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的焊割器具与仪表减压器、割咀产品也先后被评为“宁波市名优产品”和“上海市名优产品”。目前,隆兴集团已经真正成为一个产品关联度高、规模庞大、质量优良的“切割四海五洲,焊接完美全球”的焊割王国。
在同行中,陈定龙德高望重,德才兼备,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被一致选举为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五金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宁波舟山商会第一任创始会长。
打造国际 一流企业
陈定龙非常清楚,要把企业打造成上规模、上质量、上水平,必须做大做好做优做强。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核心竞争力。经过多年探索,陈定龙给隆兴集团定下了新的发展目标,要把隆兴集团打造成焊割行业国际一流企业。
他的观点非常明确,认为国际一流企业有着具体的标准:首先,企业管理要按照现代产业制度要求,实现管理现代化;其次,企业经济效益,特别是员工人均经济效益要达到本行业的国际领先水平;再次,企业主打产品的技术含量、产品工艺档次和质量要达到行业内的国际领先水平;另外,公司力争实现上市,开展股权投资,进入高新技术行业。
于是,陈定龙给隆兴集团做大做好做优做强定下了非常明确的行动目标:先选择目前隆兴集团产品中的1至2个重点产品,按照国际一流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要求进行提升,打造一支“精英队伍”,实施以重点精品带动企业产品竞争力整体提升的策略;然后再对其他产品进行研发改造,逐步提高各类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使企业能够站在时代前列,引领全球潮流,成为行业的先行者和佼佼者,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为此,陈定龙跑遍了70多个国家,对国际市场和同行进行了充分的了解。他瞄准国际同行中的大品牌,如日本OTC、日本小池、美国林肯、美国维克多等,来实施提升战略,包括引进人才、培训员工、规范管理、打造名牌,把隆兴的焊、割产品做专、做优、做强,真正做到切割世界、焊接未来。目前陈定龙正在企业内部启动股份制改革,引进人才,升级转型,同时收购国外企业,发展境外投资。
谈到未来,陈定龙坦言,现在已经着手建设的隆兴未来产业园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67000平方米。设计独特,观念超前,别出心裁,令人钦羡。18层主楼顶上拥有直升飞机的停机坪,5层厂房顶上既可停放汽车,又可太阳能发电,一顶多用,立体交叉,综合利用,新颖别致。
今日蓝图在手,何时龙腾虎跃,成为国际一流企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绵薄之力,陈定龙对隆兴集团的未来信心满怀,踌躇满志,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已经企业与本人审稿
确认人:陈定龙
确认时间:2021年6月18日
企业盖章:宁波隆兴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