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甬商
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致电

0574-87189651

邮箱
ningbosr@163.com

微信号
yongshanglishihui

或给我们留言
甬商代表
您的位置:首页 > 甬商文化 > 甬商代表

曹光彪

发布时间:2025-07-30  点击量:0

 

/孙佳琪

他被誉为世界毛纺大王”,在从商过程中首创毛纺厂,结合实情提出“补偿贸易”的伟大构想,不断促进中国纺织业的蓬勃发展;他敢于创新,涉足全新领域发展航空业务,创办第一家由港人自行管理的港龙航空公司;他心系家乡发展,亲自接管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出的光学镜头曾应用于“嫦娥“二号、三号等航天工程。作为民族实业家,曹光彪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大力支持国家教育事业,捐资国内多所学校。百年人生,商海传奇,曹光彪敢为人先,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心中常存家国情怀 锐意革新多栖发展

曹光彪1920年在上海出生,祖籍宁波。儿时的他学习成绩优异,父亲在上海开设一家“鸿祥”呢绒店,7岁起他就每天放学后都会来店内帮助父亲招待客人;17岁时,母亲去世,父亲重病,面对家中发生的重大变故,曹光彪最终选择辍学,接管父亲的呢绒店。

在刚接手父亲打理的“鸿祥”呢绒店时,经营期间的曹光彪就显露出卓越的经商才华。他尝试改变店内布局,通过装潢门面设计、广发宣传、店内播放音乐等新兴方法吸引顾客,提高店员的服务意识和质量,当时就坚持以“顾客至上”为原则诚信经营。通过曹光彪的精心打理,鸿祥很快成为上海滩老资格布店“三大祥”之一。不久他又逐渐扩大经营版图,在国内其他地区开设分店。由此,曹光彪基本实现了自己想要将“鸿祥”遍布全国的设想。

1950年曹光彪来到香港开阔市场,顺应当时抗美援朝的大环境做起了进出口贸易。当时的他意识到香港纺织业发展贫瘠的现实,于是1954年在香港荃湾开办了太平毛纺厂开拓纺织业。在建厂初期,他亲自当起推销员,甚至远渡重洋来到欧洲,凭借物美价廉的羊毛衫在欧洲脱销,同时太平毛纺厂也逐渐被市民所熟知。10年后,曹光彪又在香港成立了南洋针织成衣制造公司,将生产线从毛纺扩大到针织,销售商遍布全球。此后在纺织业建立了实力雄厚产业的曹光彪,开始逐步将产业放到电子、贸易、旅游、航空、精密仪器等多个领域。

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曹光彪发现香港自通航那天起,航空权一直掌握在外国人手里,面对外国垄断航线管辖权的现状,曹光彪下定决心要改变现状。1985年初,他迅速联合包玉刚、霍英东及中资机构华润、招商局等合资建立了港龙航空公司,打破了英资国泰航空独家垄断的局面。随后面对英资财团不断施加的压力,曹光彪据理力争,港英政府又出台法律条文制裁港龙集团,他毫不退缩坚持维护祖国尊严。最后在中央高层领导的认可和支持下,港龙航空逐步打开新局面,成为世界上盈利最多的航空公司之一。

曹光彪坚信科技兴国,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造福家乡。香港回归的这一年,当看到宁波光学仪器厂因为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生产产品传统单一等问题陷入经营困难的境地时,他随即就决定投资收购宁波光学仪器厂,改名为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此后,永新光学先后承担了嫦娥二号、三号、四号星载光学镜头的制造,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光发热。

作为企业家,曹光彪极具大将风范,面对挑战和考验时从不轻易言输,他心中常存家国情怀,坚信不经历风险就不会有所作为。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曹光彪总是立足根本,凡事都从基层做起,低调务实,凭借自己的创造去尝试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首创“补偿贸易” 开创港商投资内地先河

如果要说我这一辈子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我自己认为,开办香洲毛纺厂,参与国家改革开放事业,是我一生中做过的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事。”曹光彪曾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不止一次谈到这个话题。

1976年文革刚刚结束,当时身在香港的曹光彪意识到计划经济的僵局将会被打破,于是心中很快有了关于发展内地沿海地区经济的新想法。1978年曹光彪拜访时任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的好友陈诚宗,两人都表示想要将未来外贸产业做得更好、更活。陈诚宗多次提出希望曹光彪向外国市场推销国产毛衫和其它纺织成品,但由于当时国产毛衫花样陈旧、质量欠佳,加上内地工厂生产管理落后,工人积极性不高,产品出了瑕疵品也无人负责。面对这些问题,曹光彪深知如果不能保证质量,代销的方法根本行不通。那不如自己在内地办厂,曹光彪首次提出了“补偿贸易”的理念。得益于当时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春意刚刚萌动,曹光彪“补偿贸易”的实施计划很快得到了中央的同意和支持。

所谓的“补偿贸易”,就是由香港“永新”企业引进设备和技术,负责培训管理和实操人员,生产原料和外销出口也由“永新”负责,然后在内地建立专门为“永新”加工的生产纺织兔毛混纺纱、羊绒纱及羊仔毛纺的工厂,生产可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针织毛纱,所有厂房建设与生产设备费用以人工费作为补偿。很快曹光彪的这个想法就被进入到了具体实施阶段,为此他在珠海市投资740万港元,开办了中国第一家由港商投资的工厂——珠海香洲毛纺厂。

工厂创办之初,由于工人技术不熟练,次品多等问题造成了工厂出现严重亏损,这种情况下曹光彪迎难而上,选择停业整顿,开除表现不良的员工,整治企业内部作风,改变了吃“大锅饭”的制度,实行多劳多得的工资制。结果在改革实施的推进下,产品质量大幅提升,产量也不断上升,原定五年收回投资,结果仅用两年就提前收回了。

可以说,曹光彪所提出的“补偿贸易”开创了港商投资内地的先河,他所创造的模式,被总结为“三来一补”,许多人纷纷效仿,极大地鼓舞了众多港台企业家来内地投资的热情。邓小平在南巡过程中曾专门来到香洲毛纺厂参观考察,对第一个吃螃蟹”的曹光彪大为赞许,曹光彪也获得了“海外投资内地第一人”的称号。

 

坚信科技兴国 捐赠兴学殷殷桑梓情

为表彰曹光彪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1999年,编号为4566号小行星被命名为“曹光彪星”2004年,曹光彪荣获“沃顿校长勋章”,这份奖项只对推动全球经济为世界和平作出杰出贡献的人颁发,曹光彪是继汪道涵和辜振甫第三个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

多年来曹光彪坚信科技兴国,他认为一个国家如果不重视教育,不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无法在世界上站稳脚跟的。为此在拼搏事业的同时,能为家乡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略尽绵薄是他认为最光荣的事情。

1986年宁波大学建校时,曹光彪参加了当时的开学典礼九年之后,又率子孙三代来到宁大主持他所捐建的曹光彪科技楼奠基典礼,在讲话中曹光彪满怀深情地表示“振兴宁波,事在人为,基础在教育”。1995年,曹光彪捐资1000万给浙江大学,用于建立高科技发展基金。两年后,为扶持浙大科研基地建设,曹光彪决定再捐资1800万1997年,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杨家庆在百般无奈下找到曹光彪表示清华大学要建立远程教育系统,需要筹集150万美元,曹光彪二话不说,全部包揽。

此外,曹光彪还在家乡宁波建立多所中小学,多年来持续捐助上海交大、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为祖国的教育、科技事业捐款达几亿元,并鼓励自己的后代和许多香港企业家支持内地教育。2021年4月,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校方收到了曹光彪临终前寄托捐赠给清华的名下全部财产。清华大学决定将这笔资金用于设立“清华大学曹光彪先生纪念基金”,来支持清华重大的教育教学改革、科技创新以及延请世界知名学者来校任教等工作。

20213月12日凌晨2时26分曹光彪在香港港安医院离世,享年101岁。他把自己的生命一生比作一支向前飞驰的箭,没有回头,只有前进。作为中国企业界的先驱,曹光彪凭借远见卓识和领导能力,树立了海外投资的典范,极大促进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和中国企业的发展。他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即使产业遍布全球,但始终保这一颗中国心,教导后人不要忘记自己是宁波人,要求他们要比自己更加爱国,要多为家乡出力。作为中国实业巨子,敢拼敢闯、锲而不舍的甬商精神在曹光彪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Responsive image

版权所有 宁波市甬商发展研究会 2021 all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xml地图
浙ICP备2021032354号
技术支持:荣胜网络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月湖景区芳草洲甬商文化园
电话:0574-87189651 87189652
传真:0574-87317946
邮箱:ningbosr@163.com

Responsive image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