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甬商
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致电

0574-87189651

邮箱
ningbosr@163.com

微信号
yongshanglishihui

或给我们留言
甬商代表
您的位置:首页 > 甬商文化 > 甬商代表

包玉刚

发布时间:2025-07-30  点击量:3

/陈敏璐

他是世界级的名人,是香港第一位在国际享有盛誉的商界巨子;他用一生缔造过无数商业传奇;是世人公的华人世界船王,稳坐世界十大船王的第一把交椅;他是香港十大财团之一,创立了环球航运集团”;他是第一个进入英资汇丰银行的华人董事,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他不仅是一位闻名于世的商界大亨,还是心怀桑梓、情系故乡的“宁波帮”典范;他一生牵挂着家乡宁波的教育事业,捐资建设了宁波大学,结束了宁波没有综合性大学的历史。一百年后的今天,他的名字被家乡人所铭记,他的事迹也被一代代宁波人口口相传。

他就是爱国爱港爱乡为香港回归、宁波发展、国家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甬商之光”——包玉刚。

 

从甬江起航走向世界

“江南第一藏书楼”天一阁收藏着海量家谱,目前总共收藏家谱有五百五十部,设计一百多个姓氏。上世纪八十年代,包玉刚曾在天一阁里发现自己是包拯的第二十九代嫡孙。包拯铁面无私,刚正不阿,又断案如神,视百姓的事为自己的事,就自己的职责来说,包拯无愧于诚,无愧于信,这一点也许遗传到了包玉刚身上。

在镇海庄市街道逸夫路南侧,有一座修葺一新的二层砖木瓦房,白墙黑瓦,古朴典雅,这里就是包玉刚出生的地方。

1918年11月10日,宁波已然入冬,寒风萧瑟,在汉口做生意的包兆龙匆匆赶回老家镇海钟包村。这天,已有一子一女的又迎来了一个大胖儿子。包兆龙为次子起名“起然”,意为永不停顿,兴旺发达。当时流行取表字,又赐起然表字“玉刚”,希望他长大成人后洁身自爱,刚直不阿。

包玉刚所在的家族可以说是一个商人世家,祖父做的是丝绸生意,父亲包兆龙在汉口从事布鞋业务。从小受到耳濡目染,包玉刚也承继了商人的血统。他共有三兄弟,大哥是包玉书,弟弟是包玉星,包玉刚则排行中间。

13岁那年,父亲送他到上海求学。到上海不久他就一头扎进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今上海海事大学)学起了船舶。抗战爆发后,他辗转到了重庆。在这里,他没有按照父亲的意愿继续进大学深造,而是自做主张跑到一家银行当了一名小职员。1938年,包玉刚再次回到上海,此时的他在中央信托局保险部工作,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在银行里积累的经验,在短短七年的时间里,他就从普通职员升到了衡阳银行经理、重庆分行经理,直到最后的上海市银行副总经理。就在前途一帆风顺的时候,他却突然选择了辞职,亲友们都对此都迷惑不解,他自己的原因是对此没有兴趣

1949年初,他和父亲一同放弃了在上海的事业,携着数十万元的积蓄,举家迁往香港,另闯天下

“海上之王”的传奇创业

来到香港后的包氏父子,最开始做的都是一些小生意,积累了点钱后他们就开始思考接下来干什么?父亲的选择是经营房地产,作为一个“老式”的商人,相信“无地不富”是真理。可是包玉刚却又自己的眼光,他认为香港拥有天然的深水泊位和充足的码头,自1911年中国陷入动荡不安的年代以来,香港平静的海面就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可靠的大门于是便提出了海运的主意。母亲劝他,“行船跑马三分险”,搞海运等于把全部资产都当成赌注,稍有不慎,就会破产父亲认为,香港的航运业已经十分发达,竞争相当激烈,儿子又完全是门外汉,没有任何经验。但包玉刚主意已定,矢志在海洋运输业谋求发展,他对父亲说道,“航运是世界性的业务,资产可以移动,范围涉及财物、科技、保险、经济、政治、贸易,几乎无所不包。”尽管父亲不是十分乐意,但他很欣赏儿子的独立思考和勇气,最后还同意了包玉刚的想法。

1955年,37岁的包玉刚开始了他的“船王”之梦。他怀揣着满腔热血和激情,尽管这条路开始都得十分艰难。

在朋友的协助下,筹集了70多万美元,包玉刚专程到英国买回了一艘以烧煤为动力的旧货船,这艘船已经使用了28年,排水量也只有8200吨。虽然这艘船很破,但包玉刚却像得了稀世珍宝一样,请人将它整修油漆一新,并取名叫“金安”,这艘船就是他事业的开始。这一年,包玉刚成立了“环球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并与日本一家船舶公司谈妥,将“金安号”转租给这家公司,从印度运煤到日本,采取长期出租的方式。

这是一个冒险的决策,因为当时世界各国经营航运业的人,都是采用传统的短期出租方式,也就是每跑一个航程,就同租用船只的人结算一次。这样不但收费标准高,而且随时可以提高运价。闻名世界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美国船王路德威克,以及老一代香港船王董浩云,都是这样做的。可是包玉刚与他们都不一样,他出人意料地采取了长期出租的经营方式,把自己的船为期3年、5年甚至10年地租给别人,租用者按月交纳租金,但租金标准却要低得多。许多人都在嗤笑这个不自量力,不懂规矩的小孩子,但包玉刚自有他的打算,他曾对人说:“我的座右铭是,宁可少赚钱,也不去冒险。”他谋求的是长期则稳定的收入,这是放眼未来的一种经营方法,而短期出租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事实证明,包玉刚的眼光非常堵到。第二年,埃及和以色列战争爆发,苏伊士运河停运,西方航线运费大涨,包玉刚趁着这阵东风,不仅收回了“金安”号的本钱,还因此赚了10倍的钱。1955年到1981年三十年间,环球航运公司从一艘旧货船到拥有210条船,总吨位2100万吨,比美国和苏联所属船队的总吨位还要大。事实上就是这种稳扎稳打的方式让他区别于其他的船主,最后坐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包玉刚又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减船登陆。就是这一举动,他顺利躲过了船运大萧条时期的灾害。包玉刚实行“减船登陆”战略大转移的第一仗,堪称世界商战史上的经典之作。

1985年1月,香港十大家族控制的公司市值排名中,华资家族占了7位,英资只占3家。包玉刚排在第三位,他的兴起增加了华人财团与英人财团等竞争的强大力量此时包玉刚的环球航运集团已有50亿美元的资产,他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超级富豪。

几十年商海沉浮,包玉刚建立起了巨大的影响力、经营能力、预见能力和商业信誉。美国《财富》和《新闻周刊》两杂志分别称包玉刚为“海上的统治者”和“海上之王”。沸腾的事业,终于使誉满天下,而包玉刚也终于实现了自己毕生的理想。1991年9月23日,包玉刚病逝于香港寓所。但他穷毕生精力整饬的航运事业却遍布全球,没有停歇。

 

甬商的骄傲,华人世界的丰碑

虽功成名就,包玉刚从未忘记自己是中国出生长大的炎黄子孙。尤其华人中佼佼者,他更加思念和热爱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更加关心中国的发展,关心宁波城市的发展和经济建设。

1984年10月28日,包玉刚回到阔别40多年的家乡宁波。当他看到北仑港的航道、陆域、码头等条件相当不错,向中央、浙江省、宁波市等各级领导建议在北仑港搞水运中转,开辟集装箱码头,建设大钢厂和设立保税区。他在考察中得知宁波连一所综合性大学也没有,培养地方建设人才很困难时,当即表示愿意捐款帮助家乡办一所大学。

1984年12月20日,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包玉刚包玉刚提出了在宁波办一所大学的设想,希望得到支持。“我赞成。”邓小平非常高兴,称赞包玉刚“爱国爱乡,有见识,这件事办得好!”并欣然答应给宁波大学题写校名。

宁波大学的建校速度是一个奇迹。1985年10月29日,由包玉刚总捐资2000万美元、占地1283亩的宁波大学,在他的老家庄市附近举行了奠基典礼。在典礼上,包玉刚还以私人关系请来了英国教育次大臣华尔登等重量级贵宾。在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和杭州大学的大力支援下,仅仅一年后,宁波大学就正式开学,这效率在全世界都是极为罕见的。

包玉刚不仅自己倾心建设宁波大学,还积极主动为宁大的建设穿针引线。迄今为止,有近50位海外“宁波帮”人士先后捐赠逾2.5亿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计算)用于学校的各项建设,其中包括宁波帮的一代精英——包玉刚、邵逸夫、赵安中、曹光彪、顾国华、闻儒根、王雄夫等等,以及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宁大由此获得了高起点办学、高速度发展的有力物质支撑和强大精神动力。

11月16日,时任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包玉刚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指出,包玉刚先生是倍受国人敬仰的著名爱国人士,是老一辈宁波帮的杰出代表,他的一生是义薄云天、永载青史的一生。斯人已逝但包玉刚这个响亮的名字仍然能激起人们心里的涟漪,他留下的精神财富,也继续在岁月中沉淀。

 

Responsive image

版权所有 宁波市甬商发展研究会 2021 all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xml地图
浙ICP备2021032354号
技术支持:荣胜网络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月湖景区芳草洲甬商文化园
电话:0574-87189651 87189652
传真:0574-87317946
邮箱:ningbosr@163.com

Responsive image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