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4-87189651
邮箱
ningbosr@163.com
微信号
yongshanglishihui
卢新跃
发布时间:2025-07-28 点击量:0文/王恬
自1992年至2010年的18年间,宁波九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创始人、原董事长卢新跃都在为他的九龙机械尽心尽力。他将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都倾注在了他的事业之中,他呕心沥血,全身心付出,带领着九龙机械一步一个脚印,将九龙特有的钢格板销往国内各地,甚至远销东南亚、欧洲、北美洲、南美洲、中东等国际市场,也让九龙机械的身影遍布海外各地。对企业深深的爱与执着,也让卢新跃不负初心,坚定始终。
满腔热忱救九龙
1993年,卢新跃在镇海发电厂担任一名技术员工,彼时一份特别的工作找上了他。
当时的九龙湖镇面临贫困危机,急需有企业联营合作缓解经济压力。卢新跃当时工作的镇海发电厂作为国企,坚决响应“扶贫”政策,与当时的河头乡政府合资创办了九龙输送机械联营厂。镇海发电厂将一条生产线放到了九龙湖,希望能够扶持当地的经济发展。建厂初期,该厂由河头乡工办派人负责经营,然而成立了近两年,连年亏损。在这样的状况下,河头乡政府向镇海发电厂提出,要不该厂倒闭清算,要不由镇海发电厂派出管理人员来负责经营。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时还在做技术人员的卢新跃临危受命,带领着几个工友来到了河头乡,接管了九龙输送机厂。
1993年10月26日,这是卢新跃记忆犹新的一天,也是他人生最难以忘怀的一天。就在这一天,卢新跃来到了九龙输送机械联营厂,担任起了总经理,开始正式接手“九龙”这一陪伴了他一生的企业。
在卢新跃接手的当下就发现九龙的经营情况着实糟糕:该厂成立2年来,竟然没有产品销售出去,前前后后也让整个企业亏损了近27万元;企业所在的厂房土地使用面积只有15亩,甚至还未办理出让手续,工厂的具体厂房也只有一栋;当时厂内的技术资料和设备都十分有限,技术来源上只有一套并不完整的《CS350齿索式输送机》图纸,而图纸的所有权仍然归属镇海发电厂修配分场;厂区环境也不容乐观,厂区内竟没有种植一棵树,没有一块水泥地;甚至于从大门通往厂房的简易路,也是沙石塘渣路面,完全是一块杂草丛生的废弃农田;全厂共有12名员工,没有开设食堂,员工们需要走一公里多路去化工电气厂搭伙吃饭……
面对如此一穷二白、濒临倒闭的局面,当时的卢新跃并没有气馁,也并没有选择放弃,他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选择迎难而上、挑战自我。
为了给电厂带来更多的销量与收益,卢新跃经常外出承接业务,还帮助员工们一起进行内部整顿,为当时的生产尽可能地做好周全准备,配置各类机械加工设备、联系外协单位、开展员工技能培训……
1993年11月初,卢新跃北上内蒙古赤峰市,与元宝山电厂签订了三台《链式输送机》的合同。紧接着他又南下广东省广州市,与黄浦电厂签订了一台《CS350齿索式输送机》的合同。两份合同的签订,直接打开了当时九龙输送机械联营厂的销售局面。
在解决了短暂的设备需求后,卢新跃又迎来了巨大的困难。他所订购的链式输送机有两种型号,却连一张图纸都没有。他签订的CS齿索式输送机属于专利产品,当时也还有几个技术难题未攻克,企业电厂设备的更换也都需要进入到大修周期内。然而交期却即将到来,需要在元旦前全部发出,计划时间是不可更改的,面对这些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卢新跃仍然选择迎难而上,满怀热忱,不言放弃。
在紧迫的时间里,从一张图纸都没有到整台成品出厂,其中的困难险阻显而易见。卢新跃没有灰心丧气,而是一鼓作气带领着厂内所有员工拼搏向上,一起迎接他们眼前的所有困难。他科学合理的组织安排员工,进行严密的分工工作,让技术设备、企业经营、产品生产等方方面面的事项都能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当时,全厂上下16个人,可以说人人挑灯夜战,废寝忘食,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1个月后,三台链式输送机、一台齿索式输送机全部总装完成,并且一次就试车成功,如期履行合同,成功地让九龙机械厂在同行内一炮打响。
成功的第一步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1994年开始,企业销售业绩一路攀升,并与全国各省市的50多家火力发电厂发生了业务往来,输送机产品在电力行业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彼时的九龙机械厂也逐渐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1998年,九龙输送机械联营厂改制,整个工厂脱离了国企的大框架。原厂里有很多老人离开,原先跟随卢新跃来到九龙的人也仅剩几个。在那个时候,厂内许多员工认为卢新跃会和老员工们一起回到镇海发电厂,继续做自己的国企工作。但出人意料的是,卢新跃最终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我是回镇海电厂,还是留下来?”卢新跃曾这样问过妻子。当时妻子心里还是希望他能回到国企工作,毕竟这是更加稳定更有保障的选择。但是卢新跃再三思考,回想自己在这个厂里待过的每一段时光,从濒临倒闭到现在稳步向上,其中他花费的心血不计其数,近6年的经营与付出让他无法放弃这个工厂。最终,卢新跃还是决定留下来,拿出60多万买下了这个跟他同甘共苦的九龙机械厂。
寻觅企业转型之路
卢新跃一直都不局限于厂内的现有技术,他认为企业需要进步才能生产出更好品质的产品。因此他积极与大专院校合作,开发新产品,由他主持研发的齿索输送机,先后荣获省市区多个奖项,个人也多次荣获科技进步奖,成为宁波市优秀乡镇企业家。
1999年,电厂主辅产业分离,经镇海区体改办批准,企业成功转制。卢新跃也毅然决然地从原来的体制内离职,留在了企业内,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民营企业家。后来,卢新跃响应镇海区的号召,带着镇海区的项目去到四川区南充市进行联营,进行铝塑管一个产品的试验,希望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多产品的研发。
这期间经历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但这一新项目却并没有收回成本,甚至还亏损了800万元,这也是卢新跃在投资上的一次失败。这次失败也让他更加坚定要为企业找到更好的项目与业务,增强企业的实力。
当时厂内生产的电力产品主要配套火电厂,环保问题一直是让卢新跃反复琢磨的事。社会政策与相关法规也不断更新,社会对节能减排的要求也逐渐严格。他当下就意识到核电、风电等新能源将是大势所趋,如果要持续保证企业的快速发展与越来越庞大的服务对象,必须要进行转型升级,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此时的他经常夜不能寐,一直思考着企业转型的需求和难题。当时电厂对于新产品、新项目的研发难免失败,卢新跃也为此做出了更多尝试。
2003年,经过多地调研,卢新跃发现钢格板在国内属于一种新型的钢结构材料,但在国外,钢格板已广泛运用于各项生产业务中。不仅如此钢格板在国内生产的厂家较少,他一眼就看出了钢格板的市场前景之广阔,于是果断决定投入钢格板的试制开发。
不负所望,新项目研发的产品投放市场后,反响十分良好。钢格板的订单源源不断,卢新跃当机立断,斥资近2000万元投入了钢格板的生产线中,年产钢格板能力达到5万吨。从2006年开始,企业连续三年销售翻番,至2008年销售突破2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企业的稳步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九龙钢格板也成为了九龙机械的主打产品,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一致认可。目前,九龙机械在国内生产钢格板的规模仅次于河北新兴铸管,居浙江省第一,出口量居全国第一。公司品牌“龙踏”是浙江省名牌产品,宁波市知名商标,在国内外已享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
2009年美国对中国出口钢格板进行“双反”调查。卢新跃的企业出口总额中,美国总额占比80%,被列为第一被诉方。在其他几家国内企业都放弃应诉的背景下,为了国家和行业利益,卢新跃果断决定应诉。尽管由于政治因素,官司没有胜利,但九龙机械的品牌却在国内外同行中名声鹊起,许多外商慕名而来,更有国外客户指定要九龙公司的产品。
卢新跃积极应诉,虽败犹荣,失去了一个美国市场,却得到了全球50多个国家的市场,完全弥补了美国市场的损失。他带领着企业积极开发钢格板相关产品,例如活动脚手架、市政用井盖板、球接式立柱等系列产品,使钢格板的应用范围广泛扩展到了更多领域。
可爱又可敬的良师益友
接触过卢新跃的人都知道他的脾气十分火爆,对人对事都十分严格,性格却很豪爽。作为长辈时,他表面上很严格,实际上很宠爱小辈,基本上对小辈有求必应。但是在一些原则性方面,他也会严格对待。
卢新跃的字迹非常漂亮,这也让他对自己侄女的字迹严格要求。每次侄女回家,卢新跃总要叮嘱她好好练字。2005年的夏天,卢新跃的侄女来到企业里工作。卢新跃一改以前的慈爱态度,在工作上对待自己的侄女也一视同仁,十分严格。对于卢新跃的侄女来说,刚进企业工作,很多事务都不太熟悉,在工作上经常会有达不到卢新跃预期的时候。每每这时,卢新跃火爆的性格经常让他十分严厉地批评自己的侄女。
“有时候自己的工作没有达到他的预期,有失误的地方,他就会批评我,后来回家后看到我再批评一通,过年后回家还要再说一通。一件事情批评三次。”谈到这事,卢新跃的侄女也哭笑不得,“但我的叔叔其实是一个很可爱的人。他只是性子比较急,希望工作上的事情都能做好。”
对卢新跃的侄女来说,卢新跃是个很严厉但又很可爱可敬的长辈。企业里的很多老员工对卢新跃的评价也是如此,大家都认为卢新跃的严格与火爆更像是良师益友一样,不断地让自己进步,在工作上也获益良多。“骂”是卢新跃性子急的一个表现,员工们都明白他的一些批评其实是很好的指导,而他对工作上的态度也是对事不对人,对待家人对待员工也是一视同仁,无论是作为亲属的侄女,还是企业里的其他员工,卢新跃都会既火爆又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
早期经营企业时,卢新跃有一段时间一直住在厂里,大家天黑后也没有事情做,卢新跃就组织员工们一起在厂里玩各种游戏。有一次大家一起在玩打牌游戏,员工们在楼下的电脑上玩,卢新跃在楼上用电脑和其他人一起玩,输了好几局,气得直跺脚,立马冲下来说要和员工们“正面交锋”。员工们都觉得卢新跃是一个很火爆又很可爱的领导。在工作之后的晚上,卢新跃都会陪着他的员工一起玩闹,周末还会带着员工一起骑着自行车出游野炊。他在严格对待工作的同时,也颇有童心,在工作之后更是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员工。
全心全意以企业为家
卢新跃曾说,企业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需要精心呵护。
一年365天里,他有300天都待在企业里,吃住几乎都在九龙。他陪伴着九龙一步步成长,事无巨细地照料着这个他一手带大的“孩子”。九龙机械于他而言不仅仅是一家企业,更是他的另外一个家。
卢新跃有一本笔记本,记录了近一年的工作事宜。红色外封,蓝色笔记,锋利的字迹填满了一整本本子。他的认真负责,事无巨细也能体现在这里。笔记的内容主要是记录了他创业初期时工厂工作里的事情,记录了许多关于厂内一些机器的缺陷、数据情况、价格等点点滴滴。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被他逐一摘录,蓝色的笔记随着岁月变迁晕染,卢新跃对企业的爱与责任却一直长存。
2008年,卢新跃生病了,后来查出是腮腺癌。其实早在2007年就有了一些症状,但当时卢新跃忙于工作,一心想着企业,并没有多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后来在妻子的陪伴下,卢新跃去做了深层次的检查,发现有肿瘤,又去上海确认,然后进行了手术。但是在后续生病过程中,除了去外地看病,卢新跃基本还是回到厂里工作,仍然以厂为家。
2010年,卢新跃病情越发严重。即使这样,在生病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他仍然放不下九龙,坚持待在企业里。厂里的四楼一直有一个独属于卢新跃的房间,那也是他工作之余最常待的地方。在生病的两年多时间内,他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中,时刻关心着九龙的经营、生产情况,并积极调整公司人事管理结构,塑造了一个高效的组织架构。
最后的愿望:子承父业
卢新跃时常会和家人分享企业的事情,但也是报喜不报忧。由于忙碌的工作,他很少与自己的孩子交流,也没有机会亲手教导孩子。但是卢新跃对儿子满怀期望,希望孩子长大后好好读书,学成归来,能够弥补自己在企业上的一些不足。
在弥留之际,卢新跃曾询问妻子,以后企业该怎么办。他的妻子是一个十分有魄力有担当的人,她坚持要孩子完成学业再回来加入企业的发展建设。但是企业不能没人接管,于是卢夫人决定从国企辞职,走进九龙机械,接替了卢新跃的职位,暂时担任了企业负责人,决心要为孩子来企业之前做好交替过程。
卢夫人对孩子说,如果你出国后回来想要经营企业,我会尽我所能帮你把这个公司做好。如果你最后不想留在企业里,我就不辞职了,继续留在国企。孩子说父亲花了一生的心血经营这个企业,他也希望能够继承父亲的心血,继续建设企业,将企业做大做好。
卢新跃最后留下了三个愿望:
第一件事是希望儿子能够好好长大,把书念完,读书是好事情,不能够放弃。不负所望的是儿子成功完成了学业,且成绩优秀,在深造学习后完成了研究生的学业。
第二件事是希望妻子能够代替自己好好照顾年迈的父母。这个可能是作为儿子的卢新跃除了企业外最放心不下的一件事,他害怕父母因白发人送黑发人后的悲伤。
第三件事是希望儿子能够学成归来,替自己把企业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争取做到百年企业。
卢新跃离去后,卢夫人接替了他,尽自己所能,继续承担着丈夫交给她的职责,尽善尽美地建设着企业,并将这三件事都做到了完满。她说:“企业是一个大家庭,靠的是大家。九龙机械来之不易,需要大家一起来维护,它不是某一个人的,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
2012年,九龙机械再创辉煌,年销售额重回2亿元的高点,员工们都坚定地相信卢新跃曾说的,只有坚定永不满足、勇于自我完善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九龙机械的20周年企业庆典上,九龙机械的一位老员工为卢新跃写了这样一段纪念他的文字:
“卢总是一个热心人,他把一颗滚烫的心捧出来,奉献给了员工,奉献给了公司……正是卢总内心激荡着一种人道主义的情怀,心中存有大爱和包容,才会使他心里充满阳光,这阳光温暖了别人,也温暖了自己。我在卢总身边工作五年,是我一生最大的幸运之一。”
卢新跃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企业,秉承着老一辈甬商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燃烧自己的生命,去照亮企业前进的方向。
已经企业与本人审稿
确认人:卢翰霖
确认时间:2021年6月7日
企业盖章:宁波九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