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甬商
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致电

0574-87189651

邮箱
ningbosr@163.com

微信号
yongshanglishihui

或给我们留言
甬商代表
您的位置:首页 > 甬商文化 > 甬商代表

贺财霖

发布时间:2025-07-29  点击量:0

 

/徐本梁

2020年3月10日,一个普通的日子。但是对于雪龙集团的全体员工来说,却是如节日般值得欢欣的时光。这一天,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我们公司上市了,代码603949,简称雪龙集团。”员工们奔走相告。

雪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贺财霖,看着员工们欢呼雀跃,却独自静静地伫立在窗前。尽管惯于风雨历尽沧桑,此时此刻也难免思绪如潮感慨万千,过往岁月中的一情一节,如电影画面般从脑海中掠过。

 

校办厂,社办厂,村办厂,百折不挠,砥砺奋进

贫穷的童年时代,多舛的少年时代,坎坷的青年时代,都在艰辛、清苦中无奈地度过。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中华大地,也吹到了北仑这个滨海小镇。跟许许多多中国人一样,贺财霖的命运从此发生根本的变化。

这一年,南风东渐,改革开放前哨广东省,时不时传来各种传奇般的故事,刚调到下洋小学当教导主任的贺财霖,有意无意地接收着这些信息,观念上渐渐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嬗变。看着简陋的校舍,破旧的桌椅,残缺不全的教学用具,他知道一切都是因为两个字:没钱。然而怎样才能为学校找来财源呢?贺财霖产生了一种大胆的想法:学校办工厂。这是那个时代一种特殊的经济体,政府不但鼓励,而且还有政策上的优惠。当他把这一想法跟校长沟通时,竟然与深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校长一拍即合,两人立马准备撸起袖子干一场,改变眼前的这种窘境。

然而,一无资金,二无技术,能办什么厂呢?贺财霖选择了起步低的橡胶、纸盒业务。靠着向每位职工借贷100凑起来的1300元钱,1981“下洋学校纸品橡胶厂”算是挂牌成立了,贺财霖这个学校的教导主任担任厂长。从未办过企业却急于改变现状的贺财霖,凭着一股子热情,对外搜肠刮肚找关系,到杭州、上海大企业拉业务;对内千方百计抓质量、省费用。苍天不负有心人,一年下来,竟然赢利16000元。这在那个年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要知道,当了十来年教师的贺财霖,每月的工资才24元。一家校办厂,能有这样的效益,一时也在当地成为美谈了。

正当校办厂渐入佳境之时,上级学校领导班子作了调整。新的领导对校办厂在工作思路上没有达成共识,又派了一位新的领导实行一厂两人负责治,于是采取了一系列限制甚至钳制的措施。这突然其来的变故,首先是供销人员不能接受,接着贺财霖也觉得无法施展。无奈之下,只能一纸辞呈忍痛离开了一手创办起来的寄托着浓浓感情的小厂,同时也结束了他12年的教书生涯。

顺便提一下,8个月后,下洋学校纸品橡胶厂黯然倒闭。

贺财霖离开学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县文教局向老领导说明一下辞职的原因,没料到却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机遇。就在县政府门口,碰到了霞浦公社(后改为乡)党委书记。问明原由后,书记慧眼识才,问他是否愿意为公社办一家企业。面对书记的盛情相邀贺财霖一口答应下来。就这样,1982年下半年,靠着公社提供的2000元启动资金,这家名为“霞浦电讯零件厂”的企业因陋就简地开办了。

当然,对于兴办一家企业来说,2000元钱无异于杯水车薪。贺财霖十八般武艺全用上,借资金,赊设备,从轻车熟路的纸盒业务做起,进而拓展到五金加工。

八十年代初期的乡办企业,有业务就能发展,没业务就无法生存。贺财霖深知这条铁律,全身心投入到开拓业务中。他跋山涉水,上山下乡,有过身上没有一分钱的狼狈,有过一天没有吃饭的困顿,更多的则是处处碰壁的尴尬。

从小海边长大的贺财霖,开拓、拼搏、征服这些海洋文明的精髓,也许早就植根于他的性格深处。在第31次碰壁后,事情有了转机,有人向他介绍了一家军工企业。有道是“万事开头难”,怕就怕进不了大门,现在既然进了这家大厂的门,成功就有了一半的希望。果然,在经历几次波折之后,霞浦电讯零件厂终于成了这家军工企业的合作单位,承接五金件加工业务。

军工厂对于乡办企业来说,果然是“拔根汗毛比腰壮”。1982年下半年,霞浦电讯零件厂与这家军工厂接上了业务关系,第二年,利润达到近8万元。这种以小傍大的依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乡镇企业起步的典型模式,许许多多后来做大做强的企业,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然而,霞浦电讯零件厂却没有这么顺风顺水。1984年,乡政府领导看到了贺财霖那股百折不挠的劲头,认为是个办企业的人才,就想让他离开霞浦电讯零件厂,去当时乡里最大的、却经营不善的企业农机厂当经营副厂长,以求让这家厂起死回生。

贺财霖万万没有想到,历尽千辛万苦赢来曙光初现的企业,竟然又与自己无缘了。顿时百感交集,就像让他离开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依依之情难以言表。想起创业路上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的一情一节,不免有点心灰意冷。

“其实,用现在的眼光看,也不能过于指责那时的行政干预,”贺财霖现在回想起来说,“毕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事,市场经济还没有成熟,人的思想还没有转换过来。

但是,那时的贺财霖却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更何况,走过三关六码头的他,亲眼见过外面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所以,他尽管带着几分留恋,几分憋屈,却信心满满地悄然离去。

几个月后,传来消息:霞浦电讯零件厂与下洋学校纸品橡胶厂同样命运,因难以为继而宣告倒闭。而此时,贺财霖正摩拳擦掌准备东山再起。

1981年,贺财霖办校办厂;1982年下半年,办社办厂;1984年10月,贺财霖在生他养他的霞浦乡礁碶村,办起了村办厂,名为“霞浦礁碶电配厂”。

没有厂房,就租用礁碶村标准件厂的门卫,在20平米的场地里“蛳螺壳里做道场”;为节约开支,把妻子也拉来干活。凭借以前的业务渠道,节衣缩食,当年下半年获利2000多元。这在当时,也算是“丰衣足食”了。

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人心,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贺财霖的企业再没有发生意外的变故。凭他的坚韧不拔、艰苦奋斗,渐渐地,礁碶电配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至1996年,年产值达到160万元,成为霞浦镇“八大企业”之一。

 

占市场,创品牌,重科技,锐意进取,矢志不渝

事业的轨迹若是一直照这样顺风顺水地发展,也许就没20多年后的上市公司“雪龙集团”了。1996年,镇领导又一次找到了贺财霖。原来,镇工业办公室下属的“北仑汽车风扇厂”,业务不足,经营不善,连续三年亏损,资不抵债,濒临破产。镇领导在换了两任厂长仍无起色的情况下想到了贺财霖,想再次请他出山去承包北仑汽车风扇厂,扶大厦之将倾。

对于这家厂的情况,贺财霖初步考察后略知一二:产品主要是与汽车发动机配套的塑料风扇;除厂房外的固定资产不足30万元;年产值200余万元;银行贷款195万元,另有应付欠款30多万元;应收款180万元,其中三年以上的呆账80多万元;报废产品及库存废料达几十万;当年前4个月,平均每月亏损5万元。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一个深渊,跳进去或许就会是没顶之灾。朋友劝,同事劝,家人劝,几乎没有一个人赞成贺财霖去接手这家厂。其实,搞了十多年企业的他,又何尝不知道其中的利弊?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与镇政府签订承包合同?多年后说起此事,贺财霖透露了“秘密”:“19964月,我曾3次去厂里摸底。内心的天平是在第三次前往厂里与工人聊天中开始倾斜,看到他们对重新上岗的渴望和殷切的目光我感同身受。从小饱受贫困之苦的我,深知一份固定收入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因此我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定,既为了不辜负镇党委和工办领导的信任,又为了厂里职工的期盼,也为了挑战自己,那就下决心干吧!

当然,作为一个企业家,自有他独到的眼光所在,“那时候,我们沿海开放城市已经有了私人轿车,我想汽车工业应该是朝阳产业,而与汽车发动机配套的风扇,必定也会有庞大的市场。”既然行业前景可观,那么剩下的就是如何经营的问题了。

有道是“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贺财霖凭借三次办企业的经验,自信能治理好这家企业,让它枯木逢春,重新焕发生机。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1996425日,贺财霖带着他的左臂右膀入驻风扇厂。团队充分认识到眼前的困难,同时也梳理了一下有利的因素,一是当时正处于国产发动机风扇由金属改为塑料的初期,市场前景相当广阔;二是既然之前能够生产出当时并不普及的塑料风扇,说明有相当的技术力量;三是厂里有一定的合作渠道,产品为一些大厂配套,包括广西玉林柴油机厂、江苏无锡柴油机厂、辽宁朝阳柴油机厂、湖北动力机厂等知名企业。总而言之,行业没有危机,产品没有危机,有危机的只是这家企业的本身。若能革故鼎新,励精图治,定能重振旗鼓,大展宏图。

久废待兴,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满眼的问题等待处理,每日工作16个小时的贺财霖,就在他准备出差之际,由于过度疲劳精神负担过重而病倒了。此刻,各种困难都暴露在刚刚起步的企业面前。尤其是正常的财务应付,如银行的利息、该交的税费等,而企业账户空空如也无法解决。此时身在家中养病的贺财霖多么希望有人能出来为他分责担当。关键时刻,跟随他打拼多年的原财务会计张佩莉女士主动请缨,辗转东北十余天,历经艰辛终于讨回能解燃眉之急的一部分资金,更可喜的是还带来了新的业务,令全厂上下士气大振。

经过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既解决了企业暂时的困境又增加了员工的信心。贺财霖病后上班第一天,就开始全面贯彻病床上考虑成熟的改革方案,在对人事做了必要的调动之后,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上来。而全厂职工仿佛也看到了新的希望,积极性大增,纷纷集思广益,献计献策,一时开源节流蔚然成风,北仑汽车塑料风扇厂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八个月后,数据显示,企业从原来每月亏损5万元,到年底盈利13万元。贺财霖果然不负众望。

然而,扭亏转盈只能算是初步站稳了脚跟,贺财霖和他的员工们显然不会满足,目前的利润离他们的理想太远太远。于是,一张全国著名汽车生产厂和发动机厂位置图挂上了办公室的墙面,贺财霖在最短的时间内,一家一家跑了个遍,以求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果然,苍天不负有心人,第一汽车制造厂,这家行业里的翘楚终于被攻克下来,雪龙成了它的供货商。有了这张王牌,接下来的拓展市场就容易得多了。东风汽车、金龙汽车、宇通客车、洛阳拖拉机厂,这些以前可望而不可及的大企业,都相继成为风扇厂的合作伙伴,销售额突飞猛进,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三年后的北仑汽车塑料风扇厂,在山前工业区新增土地新建了厂房,风扇生产能力增至100万只/年,风扇产品基本实现系列化。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正是市场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很快,曾经流行的“承包”这一模式,渐渐淡出历史。贺财霖审时度势,2000年借产权改革东风,将北仑汽车塑料风扇厂转制成为民营企业,并更名为宁波雪龙汽车风扇制造有限公司。2002年,由于企业发展迅速,又在大港工业区新增土地建造厂房扩大产能,成立了宁波雪龙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再在行业内与群雄逐鹿。

贺财霖管理企业,没有深奥的理论,没有宏篇大论,唯有扎扎实实一步一步朝着既定的方向走。可贵的是,节点拿揑得非常准确,每一步都恰到好处。在这企业初具规模之际,贺财霖考虑的是如何导入新颖、科学的管理体系,以增强发展后劲。

贺财霖明白,企业到了目前这一规模,原始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就比如,年产量100万只风扇,涉及大、中、轻卡车、客车、工程车等10大系列3000多个品种,仓储检点产品再靠手工填写台账,已经力不从心,时效慢,差错多。而缺乏准确的数据保障,整个供、产、销体系无异于蒙着眼睛走路。

于是,从2002年开始,导入ERP管理,加快企业信息化管理;通过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系统性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通过QS9000VDA6.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国际接轨;通过TS16949ISO14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

先进、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带来的是企业品位、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贺财霖又审时度势,大力实施创品牌战略。自2003年开始,雪龙先后获得“宁波市名牌产品”、“宁波市知名商标”、“浙江省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通过“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还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竞争力中小企业500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首批“高新技术企业”。

面对着接踵而来的荣誉与头衔,贺财霖从头梳理了一下三十来年办企业历程里的得与失。校办厂里用原始的手段生产纸盒的记忆;租借门卫20来平米里“供产销一体”的记忆;老式仪表车剌耳噪音的记忆,一幕幕从脑海里掠过,据此得出一个结论: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千真万确,企业要发展,科学技术是关键。跟在别人后面,总有一天会被抛弃。

贺财霖毅然投入近千万元资金,建立了一个实验中心,分设“风洞性能试验室”、“材料性能试验室”、“产品可靠性试验室”、“噪音检测室”等,拥有高精度检测设备70多套,可以对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塑料制品、纸箱材料电子产品等进行拉伸、断裂、弯曲、冲击等方面的性能检测,成为“国家认可实验室”。

2007年,由雪龙集团有限公司、一汽集团技术中心、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等10家单位联合组成的“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冷却风扇工作组”获批,秘书处设在雪龙集团,标志着雪龙直接参与了行业标准的制订。企业界流传的“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虽然有点夸张,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雪龙集团的实力与声誉。

2012年,公司设立了院士工作站,2014年,建立了市级博士后工作站,两年后,省级博士后工作站获批,为公司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后劲。

可靠的产品质量,庞大的合作网络,强大的科技力量,凡此种种,令雪龙在业内声誉鹊起,从2002年宁波雪龙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一路走来,2020年,这家完成股份制改造、名为雪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亿元,成为同业中的佼佼者。

 

能包容,有气度,扶贫困,海纳百川,博爱仁厚

“格局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熟知贺财霖的人都觉得,这句话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应验。

一位多年的老搭档,讲出了一个故事:1987年,贺财霖第三次办企业,也就是办霞浦礁碶电配厂时,请来了一位师傅,在当时那小小的厂里,这位师傅也算是位技术权威了,贺财霖自然也是敬若上宾。没想到,一年后这位师傅提出辞职,原因很简单,想自己去办企业,另闯一番天地。尽管厂里非常需要他,贺财霖也再三挽留,但这位师傅去意已决。临别,贺财霖情真意切地对他说:“只要礁碶电配厂在,什么时候想回来就回来,还为厂里把技术关、质量关。”没想到这话还真一语成谶,两年后,那家小厂难以为继。贺财霖得知后上门诚请,让他再来礁碶电配厂主管技术。

事后有人觉得贺财霖太过于迁就,贺财霖哈哈一笑:“不是有句话叫‘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吗?想出去自立门户也没错,经营遇到困难,再想回来,更没有错啊,我为什么不用他?”

没想到三年多后,因为种种原因,这位师傅又离开了电配厂,贺财霖再次以礼相送。这二进二出,并没有导致两人之间的个人感情破裂。贺财霖的大度,赢得了知情人的纷纷赞叹。

然而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几年后,这位师傅比较来比较去,还是觉得跟着贺财霖最好,有意再回来。贺财霖不计前嫌,再次热情接纳。“人家都说他是三进三出,我算算应该是三进两出,这以后二十多年再没有‘出’过,直到现在。”贺财霖淡然一笑,大度,包容,尽在这一笑之中。

雪龙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成立后的第二年,投资近千万元,建成了“国家认可实验室”,这让雪龙公司在国内外汽车及零部件行业中扬名立万影响非凡,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宁波汽车零部件检测公司等单位纷纷邀请雪龙将这个实验室加入他们的检测评价体系,对行业内企业的产品进行专业检测。对此,贺财霖没有觉得奇货可居,反而认为很有必要。因为他看到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众多,规模不一,产品检测有相当大的局限性。2008年,他以博大的胸怀作出决定:把雪龙的实验室作为“宁波市公共服务平台”,所有检测设备对外开放。这一举动大大减少了同行业内的中小型企业对检测设备的重复投资,也避免了动辄远赴上海、北京、广州的麻烦。

一家同样制造塑料风扇的企业接了一笔业务,客户要求10天内必须提交供货型号的性能比对报告,这下难住了那位总经理。他联系长春汽车零件检测中心,说是至少需要半个月时间。眼看将失去配套供货的机会,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了贺财霖。贺财霖的回答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你的时间这么紧,我跟实验室打招呼,让他们把其他实验往后压一压,先给你们做检测。”接着又说:“以后你们要做检测,不用跟我说,直接找实验室就可以了,因为我们的实验室是对同行开放的。”三天后,雪龙实验中心把整套比对数据交给了对方,令这家企业的领导激动不已。他拿着雪龙提供的检测报告直接来到客户单位,顺利地签下了供货合同。贺财霖也用他的实际行动,打破了“同行是冤家”的樊篱,在行业中起到了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表率作用。

如果说贺财霖的包容、大度是与生俱来的秉性,那么,他的博爱之心则来自于从小因贫困而产生的对弱者的同情。少年缀学的他,对失学儿童更加关切;记忆中父母年满花甲还在操劳的身影,激发他对周边老人加倍的关怀。企业的日益壮大,使得贺财霖有能力实现当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初心。

贺财霖早在事业初成时,就开始他的慈善行为。礁碶电配厂稍有成就,他就为村里翻修道路,为敬老院的老人购买彩电。雪龙规模逐渐扩大,贺财霖的慈善行为也越做越大。出资100万元,建立慈善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家庭,为大学捐款,为中学设立助困奖学基金。2010年,贺财霖出资500万元,建立“雪龙基金”,2017年,又在浙江师范大学捐赠500万教育基金。至于支援灾区,更是视为己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总是第一时间予以经济援助。几年来,雪龙集团用于助老、助残、助学、助困、助教、助灾等善款已达到4300多万元。“爱心大使”、“慈善楷模”、“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政府给予的这些荣誉,是对贺财霖善举最好的评价。

1981年创立校办工厂至今,屈指算来,贺财霖已经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搏击了四十个春秋。按理自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但他仍雄心勃勃,勇立潮头,带领“雪龙”继往开来,铿锵前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贺财霖将带领他的团队走向更广阔的远方。

 

已经企业与本人审稿确认人:

确认时间: 企业盖章:

Responsive image

版权所有 宁波市甬商发展研究会 2021 all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xml地图
浙ICP备2021032354号
技术支持:荣胜网络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月湖景区芳草洲甬商文化园
电话:0574-87189651 87189652
传真:0574-87317946
邮箱:ningbosr@163.com

Responsive image

微信公众号